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大庆七旬老人自费开“家庭阅览室” 每年花近万元订刊物
2018-03-31 09:46:11 来源:大庆网  作者:邹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张志(中)和老党员在阅读室学习两会精神。

  东北网3月31日讯 在大庆红岗区红卫村有这么一位老人,每年坚持订阅20多份报纸杂志,免费供居民阅读,这样的好事,一做就是5年整。老人说,每期的报纸杂志,只要有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他都会收集起来,让大伙学习。

  这个老人叫张志,曾在油田当过钻工、干过宣传、做过基屋单位工会主席。他说,他所做的事情都源于党的培育,他要忠实于党,回报党恩,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租房子供居民阅读

  74岁的老石油人张志,1970年从部队转业来到大庆,在钻井三公司工作,2005年退休。

  退休在家的张志,总想着为社会做点儿有意义的事。见到不平的事,他会挺身而出。他曾举报过偷税漏税、非法经营问题,为此得罪过不少人。

  家里人曾劝他:“这么大岁数了,在家好好享享福不好吗?何必去自讨苦吃。”可他却说,作为一名大庆人,退休了,拿着国家的工资,就要为国家做点儿事。

  2012年,张志在看报纸时,产生了一个想法,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宣传出去,让大家都来学习,发挥自己的余热。可怎样组织大家学习呢?

  张志想了一个好办法,自己出钱订阅报纸杂志,除了大庆本地的报纸,他还订了人民日报、法制报、老年报、奋斗、求是等20多种报纸杂志。报纸杂志到手了,没有阅览室,张志又花7500元钱,租了一个房子,为居民提供免费阅读的场所,并且还雇了一个人,帮助照看阅览室。

  阅览室刚成立时,来的人很少。张志没有灰心,他坚持把每期报纸上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收集起来,哪怕有一个人来看,他也会认真地讲解。

  5年花了4万多元

  后来,时间长了,慕名来的人越来越多,有老党员,还有学校老师带领学生来学习,张志的阅览室,一下子火了。钻井三公司离退休职工活动中心的主任,听说张志租房供大家阅读,很受感动,免费为张志提供了阅览场所,并且还帮助张志管理这个阅览室。张志说,现在经常有人来这里翻阅报刊,这些年来,他也因这个小阅览室,结识了很多有志向的朋友,大家经常坐在一起探讨学习。

  5年间,张志订阅报纸杂志,花费了4万多元钱,他认为,这些事做得值得。为了让农民脱贫致富,学到新本领,他专门为红岗区杏树岗镇金山堡村,订了5样刊物,刊物里有科学养殖的致富信息,让村民们传看。有好几位村民看完刊物后,从中得到了很大的收获。有一位村民,按照杂志上教的方法养羊,收益很好,年底买了四轮车。还有一些村民,通过看杂志,蔬菜种植方面取得了丰收。村民都非常感谢张志,经常给张志打电话,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

  张志说,以前他在钻探指挥部二大队上班的时候,经常路过金山堡村,那个村子很穷,所以他才想到用这种办法,帮村民脱贫致富。

  工作后没去旅行过

  有人曾问,张志做这事为了啥?张志说:“我家生活不穷也不富,就是靠着退休工资过日子,我这么做,啥都不图,就是想为党办点实事。”

  采访当天,记者看到张志身上穿的外套,袖口都磨破了边。他说,这件衣服他穿了20多年了,姑娘儿子都很孝顺,给他买新衣服,他总舍不得穿,而且还教育孩子,别花没用的钱,有那钱干点正事。

  大儿子看他用的刮胡刀,已经40多年了,去商场给他买了一个进口的刮胡刀,让儿子没想到的是,老爸收到刮胡刀,一点都不高兴,还把他一顿训,说啥让他把刮胡刀退了。“我从1970年转业到大庆,从来都没出去旅行过。说起来,大家都不信,都说我,你后来做工会主席了,都没出去旅游过?我笑着说,真没出去过,把名额都让给别人了。”张志说。

  确实如此,他把更多的时间、金钱和精力,都用在了帮助别人,做他认为更重要的事业上了。

  平日里,张志在媒体上听说有需要帮助的学生,他总要伸手帮一把。他的儿媳是中学老师,为他关爱青少年,搭建了桥梁。

  2009年,儿媳回家说起班里的一名学生,因为经常逃课,学校要将他开除。张志听说后,语重心长地对儿媳说:“学校可不能轻易放弃这个孩子啊,不上学了,这个孩子这辈子可能就完了。”儿媳听了公公的话,多次进行家访,对该生进行劝导,可效果不太明显。张志得知后急了,自己“出马”,他写了血书,还购买了1380元的钢笔,送给这名学生,在多次谈心劝导下,这名学生感动了,在高三下半年回归了学校,并考取了齐齐哈尔大学。

  “现在,这孩子出息了,入了党,在学校还是班干部,每次放假回来,都来看我。”张志无比欣慰地说。

  家风要代代传下去

  张志不仅对素不相识的孩子,尽心尽力教育引导,对自己的孩子更是严格。子女在物质上稍有浪费,他就会批评教育。有时候老伴不理解他,觉得他太不顾家了,把时间都用在了外人身上,还搭了不少钱。为了让老伴理解自己的做法,他经常和老伴聊天,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时间长了,老伴也释然了,也开始做好事。

  张志说,他的三个孩子都是油田职工,工作、家庭、生活都很好,孩子们特别孝顺,逢年过节都回来。

  每年春节,张志都会搞一个家庭智力竞赛,目的就是想让孙子、外孙女了解家风,把家里的好传统传承下去。“我们家的家风是闯、俭、忠、孝、义。希望我的下一代,都能诚实本分,做对社会有用的人。”采访时张志对记者说。

责任编辑:彭佳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