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8日讯(记者 王亮 刘嘉 编辑 王艳)18日,黑龙江好粮油中国行专项营销行动走进福州。来自黑龙江省的顺德米业总经理秦大春告诉记者,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把传统的育秧做成工厂化,把农民联合起来,通过集体采购降低化肥费用,并且科学的栽培技术也有利于水稻的增产。

营销行动中展示的大米。东北网记者 王亮 摄
据了解,大庆市肇源县位于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发源于大兴安岭的嫩江水为肇源大米提供了绿色无污染的水源保障,并且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干燥,少病虫害,光照条件好。
顺德米业是肇源县新成立的大米加工企业,拥有10万亩地稻田,实现了从种植、收储、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发展布局。秦大春告诉记者,通过黑龙江好粮油营销行动,已在广东、上海打开市场,以均价6元一斤的价格,销售出5000吨大米。
“传统的栽培方式中,每亩地需要8斤左右的种子,还需缓秧5-7天,现在用钵体摆栽的栽培技术只需3斤种子,并且无需缓秧,能让成熟期提前。”秦大春表示,这种技术是我国水稻移栽及农艺发展的一次创新,具有省工、省种、省营养土、增产、增收的优点。今后,将把更多的农民联合起来,组成联合社,让农民共同增收致富。
责任编辑:王艳
热点新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