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0日讯(记者 庄园) 2016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顶风冒雨来到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亲切看望生活在这里的赫哲族群众,习总书记对赫哲族奔小康的殷殷嘱托让当地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干劲十足。
回首两年来,八岔乡人民牢记总书记嘱托,提振信心、激发动力,带领赫哲群众学讲话、谋振兴、闯新路。两年内,八岔赫哲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拓宽“致富奔小康”门路
“船儿满江鱼满仓”是八岔乡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为了既保留赫哲渔猎生产的个性化特征,又拓宽多元化的增收渠道,八岔乡的百姓创建了自己的绿色食品品牌和合作社。注册了“赫乡田源”农产品地理标识,去年发展芸豆、绿色大豆、高粱等订单种植1.7万亩。党员尤宏军带头发展订单糯高粱种植350亩,年增收18000元;鼓励东北林大毕业生尤国柱回乡创业,开办了网店,实现八岔绿色食品网上销售。八岔村乡党委引导赫哲人组建了6家水产养殖合作社,年产25万斤。八岔村村长王洋组织了9户农民开办了赫翔合作社,通过养殖鲤鱼、鳌花、螃蟹等产值60余万元,辐射带动14户低收入群众每户增收1000元。


接下来,八岔乡还将组织5家水产养殖农民合作社成立联合社,扩大水产养殖5600亩。启动山药、大球盖菇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建设,辐射带动252户、2.1万亩农田订单销售。
传承赫哲特色民族文化
总书记的到来,让八岔村知名度更高了,赫哲文化火起来了。伊玛堪传承人吴桂凤说,近两年,八岔村的村民们办起了民间艺术团,编排演出民族歌舞,参加著名赫哲歌舞史诗《乌苏里船歌》演出。据了解,总书记到过的伊玛堪传习所已培养学员50多名,编创了多首八岔、赫哲族的特色民族歌曲。


八岔村还组织编撰了《八岔村志》,该书被作为全国首批名村志出版发行。编写的《小学赫哲族语言》《赫哲族传统体育项目》等民族教材,在八岔小学开设民族课程,世代保护传承赫哲民族文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村民王海珠和董菊红创办了“赫金虐”和“赫哲姑娘”鱼皮手工艺合作社,培训工艺匠人53人。
特色旅游业红红火火
建设天赐湖公园、二道江滩地、伊玛堪传习所等文化旅游设施;开办赫哲部落鱼锅宴、赫家鱻等特色餐厅;设计追随总书记脚步“赫乡民俗游”“滩地渔猎体验游”线路……两年来,八岔赫哲族乡八岔村对特色旅游业的发展格外重视,村支书尤明国带领12户村民合作开办34栋赫哲家庭旅馆,年创收13万元。两年来全乡累计接待游客4.2万人(次),实现旅游纯收入220万元,带动赫哲群众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据了解,八岔乡未来还将引进北京鑫福海工贸集团投资1000万元建造两艘游船,开通黑龙江界江赫哲风情旅游线路。投资1078万元,建设八岔村巷道改造工程和农业观光采摘园项目,打造全域乡村环境治理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