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策
搜 索
出入境办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升级”服务标准 只跑一次 跑出服务“速度与温度”
2018-07-09 09:14:51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韩波 李爱民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工作人员指导申请人用填表易办理业务。

  黑龙江日报7月9日讯 走进哈尔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接待大厅,记者与市民李先生一同,按照醒目而清晰的服务提示,在整洁开阔的办事大厅,拍照、填表,完成了个人护照的申办,全流程耗时15分钟。李先生被告知7个工作日就可以取证了。

  今年五月,出入境证件“只跑一次”制度在全国实施,而这一制度,哈尔滨市早在两年前已全面推开。日前,7个工作日取证的国内最快速度又添更细致服务,短信温馨提示“护照已制完”,让办证者尽享贴心服务。办证只需跑一次,不仅要让群众感受到最快捷速度,还要体验到不断升级的服务“温度”。几年来,哈尔滨市出入境部门“对标”群众期待,从细节入手开展流程再造,不断完善群众办事前、中、后的全流程体验,一直跻身全国最快最优行列。

  自我加压缩时限 让群众办证更省心

  办理护照、港澳证、台湾证、外国人签证等,由公安部规定的15个工作日压缩到7个工作日以内;办理电子港澳证旅游再签、出入境记录查询、证件宣布作废证明等,从3个工作日缩短到立等可取;公安部规定跨省异地申请出入境证件的审批时限由30日缩短至20日,在哈尔滨市仅需7个工作日……群众办证时限的大跨度压缩,背后是出入境民警的加速度“奔跑”。

  记者了解到,15个工作日取证,是公安部规定的办证时限,从这一时限压缩到7个工作日,哈尔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频亮“实招”。局长滕万喜告诉记者,原来的内部流程,证照的受理、审批、核对,各需两天时间。压缩时限后,三项业务各需一天完成,并要求每个环节达到“日日清”。改革之初,证照办理积压量大,做不到日日清,出入境工作人员就多日无休加班处理。目前,哈市各区、县(市)窗口受理的申请数据,都做到了当日全部上传到市局。同时,配合省公安厅重新整合流程,联动破解办证时限长难题。在接待大厅直接公示7个工作日办理时限,杜绝黑中介“涉足”,让群众办证更省心。他们还从细节入手,一小时一小时细抠制证完成后,从省公安厅取回证照的运输时间。为了优化送证路径,三伏天,民警闷在微型车里,用两天时间跑遍哈市6个主城区,选出了最佳路径。目前,每天中午12时30分前,当日证照全部送达19个办证大厅。

  创新手段简流程 让群众更舒心

  日前,记者再次前往哈尔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接待大厅,一楼自助办理区内,除了原有的流程提示牌,又多了一台触屏流程介绍器;新增的12台填表易,取代了原来的手工填表环节,办证流程更加便利。

  “我还没输电话号,机器已经自动弹出来,太省事了。”正在用填表易申请护照的市民孙女士露出舒心微笑。该局受理科副科长唐哲告诉记者,该局自5月1日启用了填表易,申请人只要将身份证放在机器上,系统根据办理类型可将个人信息自动填入不同类别的表格中,同时自动将身份证复印到表格上。申请人还可通过手写功能,将表格信息填写完整,最后将表格打印出来。申请人拿到表格后,照相、受理、交费即完成申办流程,大大提高效率。

  “紧盯造成‘办证难、办证慢、办证烦’的关键环节不间断进行深度优化,全力减时间、减负担、减环节、简程序,‘拧干毛巾里的最后一滴水’。”哈尔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政秘科副科长郑飞说,在简化流程方面,该局取消了纸质照片、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社保证明、暂住证明等6项手续,办理出入境业务只需携带一张身份证、填写一张表即可完成。自主创新研发“快捷照相”和“自动填表”系统,将原来的咨询、照相、填表、审核四个环节整合到一起,把3次排队变成一站式服务,办证时间从半天缩短到10分钟以内,在国内率先做到“随来随办,即办即走”。与此同时,在省厅的支持下,先后下放5项行政审批权力,打破了户籍区域和办证类别限制,哈市居民可在全市19个窗口就近选择就可办理。

  为了让群众走进接待大厅“不发蒙”,该局从申请人办事角度设计流程,小到标识牌的摆放,大到楼层功能设计,全部按照办事群众最方便、最舒服来设计和考量,群众跑一趟,跑得明白舒心。从群众办事视角出发,该局克服技术和资金难题,拓宽服务渠道,增加网上服务、自助服务、远程服务等服务渠道,有效缓解大厅接待压力。通过自我摸索研究,在全国首创“微信查看大厅实时视频”功能,群众通过手机能够实时了解大厅实况,通过电子地图指引,自主选择人少的大厅办理业务,省时省力。

  提升服务标准 让群众办证更开心

  “经过调研发现,一个申请人从开始有了办证想法,到办证结束直至取到证件回到家中,整个过程的体验,都与我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么如何升级体验,我认为可以从申请人有了办证想法就开始进行‘服务’……”这是哈尔滨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民警王玉涛以申请人视角,从身边小事、办事环节程序等各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升级“互联网+出入境”服务基本构想的初衷。滕万喜说,每位年轻民警把工作上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不属于自己分内的工作牵挂于心,是出入境管理局不断提升群众办事良好体验度进程中,正在形成的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的良好风气。

  据滕万喜介绍,从提升服务标准为起点,该局提出“创出入境品牌,赢群众口碑”目标,树立“把办事群众当亲人理念”,并通过“岗位之星”评选进行典型激励,通过编写“窗口故事”激发正能量,通过目标考评引领服务导向。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岗位之星”评选无奖金仅一称号,起初被认为是做花架子,经过3年多的坚持,它已成为转变思维方式的一个成功路径。群众的一句“这么快,干的不错啊!”就是对民警的最高褒奖。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让群众开心,成了民警的更高追求。

  据了解,为了让群众一进门就听到温馨的问候、看到温暖的笑脸、感受真诚的服务,该局细致推敲服务细节。接待大厅提前一小时开门,让等候群众免受寒风酷暑之苦;等候区安装电视播放文艺节目,营造舒适等候环境;便民区提供纸笔、花镜、药箱、饮水、雨伞等服务设施,让群众享受更多便利。

  “站在群众的角度为群众服务,是我们服务的宗旨与使命。”滕万喜说。

责任编辑: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