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黑龙江省加快建设“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打造样板田促农增收
2018-07-13 21:37:20 来源:东北网  作者:迟亦达 郑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7月13日讯(记者 迟亦达 郑通)7月13日,记者在通河县召开的全省市(地)级农业生产形势分析会上了解到,2018年全省共落实“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1458个,面积397万亩。

通河县新乡现代生态农业高标准示范园区鸭稻田。东北网记者 迟亦达 摄

  会议要求,各地要按照基地承载、产业支撑、三产融合、品牌引领、电商突破的思路,加快把正在建设的“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打造成为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品牌开发、农民增收和工作指导的样板田。

  会议要求,要加强管理。各地要严格按照建设方案要求,组织生产经营主体提高建设标准,完善配套设施,尤其是加快田间物联网设施建设,实现生产全程可视、质量可追溯,真正建成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绿色有机食品生产的样板,示范带动全省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扩面提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要拓展功能。各地要组织互联网+高标准示范基地与龙头企业、电商平台结合,提升基地经营水平。依托基地生产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和产业基础,培育竞争优势,打造农产品加工新亮点。引导基地合作社、企业入驻黑龙江大米网,扩大销售品种和范围,利用电商、网络、报刊等媒体广泛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据了解,近两年,我省共建设了315个互联网+高标准样板基地,成为全省农业新技术新模式推广的示范窗口,农民观摩学习绿色有机食品种植和市场营销的实践平台,广大农业干部和大学生社会创业实践的重要舞台,促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有效展台,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典型群体,展示龙江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和促进三产融合招商引资的宣传载体。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观摩考察了通河县富林镇长兴村有机水稻种植基地、铧子山满山红种植基地、大果榛子种植基地、凤山镇水稻秸秆腐熟全量还田、祥顺镇永乐村大豆种植基地和稻鱼、稻鸭共养等6个现场。这几个现场的标准都很高,集中展示并充分反映了通河县种植结构调整、农业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果。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