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7月29日讯 绥滨县培育发展规范化、示范性庭院经济,打造绿色放心菜园,做大做强绿色厨房,带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加快了全县脱贫致富步伐。截至目前,全县小菜园种植已落实16403户、面积10725亩,其中贫困户4401户、面积2723亩。预计实现户均增收1000元、人均增收364元。
绥滨镇凤仪村将村里的废弃地合理利用起来,打造绿色蔬菜种植园,在“小而美”的菜园中,种出了脱贫的希望。凤仪村有绿色蔬菜园面积2.7万平方米,划分成206块一百平方米的小菜园,这206块小菜园以每块500元的价格对外租赁,一年可增收十多万元。村里将小菜园产业链接全村43户贫困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坐在家里就会有收入。驻村第一书记唐焕亭对记者说:“每户日常在园子里管理看护,平均每户能够增收1000元。这个菜园是集生态、环保、观光为一体的新型菜园,带动了贫困户和非贫困户,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目前,这些小菜园已全部被承租,黄瓜、辣椒等蔬菜已经可以采摘。
在连生乡采访时记者了解到,目前全乡落实贫困户小菜园种植面积30.16万平方米,27个帮扶单位与16个村签订27份小菜园包销协议,412个帮扶人认领了732个小菜园种植。孙景兰是连生乡西山村村民,因为没有劳动能力,2017年被确定为贫困户。今年家里的小菜园种了400多平方米的粘玉米,与金穗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了订单,秋收时直接回收,可增收1000多元。
绥滨县推进小菜园模式化建设、组织化经营、品牌化销售、设施化生产,让农户种植效益得到有效保障。绥滨县小菜园种植作物以鲜食玉米、马铃薯、毛葱、豆角、杂粮杂豆、食用菌、蔬菜、苗木等为主,大力推广“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生产绿色有机蔬菜。全县小菜园产业依托县内外龙头企业、合作社、蔬菜联合体“抱团取暖”,形成合力,发展“菜园+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联合体,采取组织化经营、订单销售、合作协议等方式,实现庭院产品统一回收、加工、包装和销售。在立足本地农贸市场、商超的基础上,依托我省首个县域公共品牌“沃野丰年”、“农把式”等电商服务平台,引进了私人订制、线上销售等新业态新模式,拓宽销售渠道,保障种植户收益。通过私人订制模式,目前已有156亩“小菜园”被认领。全县投入扶持资金2000万元,在绥滨镇、忠仁镇新建蔬菜(鲜食玉米)储存、保鲜、冷藏库各1处,面积2000平方米。引进鹤岗金穗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3699户(其中贫困户2248户)农户签订了鲜食玉米订单1369亩。
全县小菜园产业大力推行“一村一品”种植模式,发展方式由小菜园向大基地,小产业向大产业转变,构建了“小菜园、大扶贫”全新的产业发展格局,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绥滨县还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凡是全县农户小菜园不低于300平方米的,给予每户小菜园种子或秧苗补贴300元,全县共投入扶持资金49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