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9日讯(记者 付巍 顾硕 田琳琳 那鹏翔 庄园)8月27日晚,全国网络媒体走进齐齐哈尔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正式启动。28日,网媒记者先后走进中国(齐齐哈尔)第十八届绿色有机食品博览会、扎龙湿地、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现场采访。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媒记者以独特的视角讲述鹤城故事、传递鹤城好声音。网媒鹤城行首日精彩纷呈。

网媒记者走进齐齐哈尔绿博会。
北方是一个大概念,东北以北,辽阔的黑龙江大地,才是真正的北方。北方以寒冷著称,恰恰是寒冷,让黑土地得以休养生息,土壤肥沃。齐齐哈尔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全市3500万亩耕地,其中绿色有机食品基地面积便稳定在1400万亩以上,现拥有绿色(有机)食品标志479个,20个产品获得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认证。
盛会有落幕之日,那些随着盛会成长起来的品牌,早已深入人心。

扎龙湿地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一提到齐齐哈尔,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丹顶鹤,“鹤之乡”、“鹤城”等称谓。泛舟在芦苇荡,呼吸着中国好空气,21万公顷的辽阔尽在眼前。
湿地的旁边,有一个名叫扎龙的村庄。扎龙湿地因此得名。而在一万多年前,人类还没有涉足这个区域时,这里已是一片沼泽。智慧的先民们逐水草而居,在这块宝地繁衍生息。

网络媒体采访团在扎龙湿地合影。
8月28日下午的扎龙湿地,天高云淡。丹顶鹤放飞是扎龙湿地的保留项目,游客纷至沓来意便在此。在成群的鹤放飞之前,丹顶鹤一家四口的开场表演,勾起了游人的兴趣。高飞的鹤,并未走远,这里是它们的家乡。
随着几声鹤鸣,压轴大戏上演,五六十只鹤盘旋在游人头顶,近在咫尺,震撼的演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完美画卷徐徐展开。中国日报网记者蒋安舟这样形容当时的心情:“在扎龙自然保护区感受到了游客与丹顶鹤互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幸福感。”
归时,又见丹顶鹤一家四口在一处小土坡上,幸福地游荡。

网媒记者走进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采访。
齐齐哈尔是老工业基地,机械制造业系齐齐哈尔支柱产业之一。28日下午,网媒鹤城行采访团走进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在这家铁路货车、铁路起重机设计制造行业领军企业的车间里,近距离接触火车车轮、车轴,网络媒体人醉了。
从生产50吨到现在的70吨重铁路货车、从日产36辆到如今的60辆,其核心内涵是技术的提升、是中国制造业的跨越式发展。在刚刚生产完成的5000辆C70E型运煤敞车面前,自豪感油然而生。
参加此次全国网络媒体鹤城行的记者,多数来自南方。在北方,在鹤城。他们有着独特的认知和不一样的感受,他们的表达真实且真切。

华龙网记者袁秦接受东北网记者专访。
华龙网记者袁秦说:“首日抵达齐齐哈尔就被当地市民的热情淳朴所吸引,在鹤泉园公园我们看到市民们愉快地合唱,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生活幸福指数很高。今天上午我们参加了的绿博会,我们也期望在几天的媒体行中看到‘共和国长子’在其他产业方面的发展,并通过走进基层了解齐齐哈尔市在精准扶贫方面的工作情况。”

中国日报网记者蒋安舟接受东北网专访。
中国日报网记者蒋安舟说:“来到齐齐哈尔市之后,通过市容市貌能够感受到齐齐哈尔市的安宁与和谐,市民安居乐业。在这次的媒体行中,我比较期待前往各县去了解本地产业发展情况,感受‘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地域性实践。”
鹤鸣犹在耳边,鹤城精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