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9日讯 (记者 周秘)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16日,“聚文明力量促乡村振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主题采访团来到《乌苏里船歌》创作地饶河县。

在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赫哲族文化研习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伊玛堪传承人葛玉霞正在给学员们进行伊玛堪说唱教学。她告诉记者,现在研习所有16个学员,最小的只有7岁,除了伊玛堪,研习所还会教授鱼皮画、桦树皮画等赫哲手工艺品的制作,传承和发展赫哲族文化。
38岁的张营州2011年就开始学习赫哲族文化,如今已经能够独立上台表演伊玛堪。“作为赫哲族,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等我的孩子再大点,我也会让他学习。”张营州说。

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党委书记王志斌介绍说,2017年省民委专项投资700万元扩建四排赫哲族乡风情园二期12000平方米。同时建设完善了文化站、农家书屋、乌日贡广场和自驾游广场等多处文化场所。通过传承和发展赫哲族文化,“扮靓”美丽乡村。2018年四排赫哲族乡创客孵化园建成,在创客园可以近距离和赫哲族人学习缝制属于自己的鱼皮挂件,可以品尝乌苏里江水灌溉生产的纯绿色大米......今年以来,风情园已经吸引了7万多名游客。
四排赫哲族乡还持续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制定了公益性岗位、四排农民新居小区保洁人员和村干部抓环境卫生工作考核办法,开展星级评定和“赫乡最美”评选活动,同步开通“赫乡之声”小喇叭,弘扬先进,通报后进,调动农民群众创新创业和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实施了文化村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复古凉亭3座,修建甬路500米,修筑新村道路护坡1200延长米,铺彩砖3000平方米。

目前,饶河县有国家级文明村2个,县级以上文明村占比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