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7日讯(记者 王亮)记者7日从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获悉,目前除局部受灾地块外,各种农作物生育进程正常,玉米、水稻已经处于蜡熟期,大豆进入鼓粒期,黑龙江省有望再夺农业丰收。
5日,省农委发布《关于做好防范早霜影响加强后期田间管理工作的通知》。针对今年初霜可能提前的严峻形势,通知要求各地和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广泛进行宣传,抓住秋收前这一关键时期,以促进农作物安全成熟、保证产量、提升品质为重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田间管理措施落实,确保再夺农业丰收。
据气象部门预报,9月4~12日我省降水日数多,受降水影响各地气温有较大波动:9日以前各地气温将持续下降,8~9日大部分地区最低气温下降到10℃以下,大兴安岭地区将出现初霜冻。预计初霜冻日期,大兴安岭地区在9月10~12日,黑河、齐齐哈尔北部、绥化北部和伊春北部在9月17~19日,牡丹江在9月20~22日,齐齐哈尔南部、大庆、绥化南部、伊春南部、鹤岗西部和哈尔滨在9月23~25日,其它地市在9月25日之后。与常年相比,齐齐哈尔北部、绥化北部、七台河、牡丹江和鸡西初霜早4~5天,齐齐哈尔南部、绥化南部、大庆和哈尔滨大部初霜正常早1~2天,其它地市接近常年或略晚。
主要粮食作物和蔬菜作物防范早霜技术指导意见
一、玉米、大豆
1.喷施叶面肥。对于生育进程偏晚的受灾地块,要采取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加快生育进程,促进作物成熟。
2.放秋垄、拿大草。要及时铲除田间杂草,割除玉米空秆及病株,增加田间透光和通风效应,促进干物质积累,保证收获质量。
3.站杆扒皮晾晒。对成熟期略晚的地块,在玉米腊熟中后期,依据天气预报选择连续晴朗天气,进行人工站秆扒皮晾晒,降低籽实含水量,进一步提高玉米品质。
4.科学防范早霜。及时做好早霜预测预报,发生前要及时做好烟熏防范工作,在田间上风口放置秸秆、谷壳、杂草等,抓住重点时段进行点燃,提高局部温度,预防早霜危害。
5.适时组织收获。青储玉米要在初霜前进行收获,防止霜打后营养成份损失。籽粒玉米要根据气象条件、作物成熟度和含水量,适时组织收获,进一步提高产量和品质。同时,玉米收获后要采取进楼子、码趟子、上栈子等离地保管措施,降水提质,防止霉变。
二、水稻
1.及时排干田间积水。对于连续降水造成的田间积水,要及时排干,防止作物倒伏。
2.喷施叶面肥促早熟。对于生育进程偏晚地块,要采取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加快生育进程,促进作物生长,保证安全成熟。
3.促进籽粒提质脱水。在9月10日前保持田间湿润状态,之后开始进行晒田,促进籽粒脱水,为秋收机械作业做好准备。
三、蔬菜作物
1.加强菜田排涝。露地和棚室内有积水的,要抓紧时间尽快排涝,即使棚内无积水,也要及时排掉棚室外围积水,减少棚室墙体吸水和土壤持水量。
2.加固棚室和露地沟渠。抽出或排干明水后的棚室要加大防风,并揭开墙体上临时覆盖物(无纺布和薄膜)加速晾干。露地菜田加固主干沟渠,畅通排涝,以防沟渠坍塌堵塞排水渠道。
3.加强田间管理。围绕提高土壤通透性、增强植株活力,增施EM菌液、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菌肥,促进作物生根。为防止雨后蔬菜植株的脱肥,少量多次施用全效冲施肥料,同时辅以磷酸二氢钾、“倍护”等叶面追肥,保证蔬菜正常生长所需的营养供应。设施蔬菜及时清理死株、败叶和杂草,并集中填埋,保证田园清洁,防止病害传播,增加透光性;露地秋菜田及时铲蹚、除草促进增产。
4.加强病虫害防治。应用辛菌胺醋酸盐、中生菌素等预防和防治软腐病等细菌性病害,促进蔬菜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