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重阳节 央视播哈尔滨一家七口的感人故事 “子承父业”做好人
2018-10-17 20:41: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忠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10月17日讯(记者 王忠岩) 17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今天,人民网等中央媒体转发了央视《福寿中国》栏目播出的哈尔滨彭云松老人与6个不同姓氏儿女的故事。

栾景通的雷锋文化旅馆免费为中国好人提供住宿。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哈尔滨雷锋文化旅馆墙上一家人的合影。

  99岁的彭云松老人没有成过家,他60多年来又当爹又当妈,为6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异姓子女撑起了一片天,一家7口的故事感动了无数网友。

栾景通擦拭雷锋铜像。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栾景通整理收集的百名老人心愿信息。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17日,东北网记者联系到了哈尔滨雷锋车队的负责人,彭云松老人的五儿子栾景通。

栾景通的雷锋文化旅馆为中国好人提供免费住宿。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据栾景通介绍,父亲彭云松1954年冬天从山东平邑老家来到哈尔滨讨生活。在铁道线附近发现了一个衣着单薄、已快饿昏的8岁男孩儿。后来,这个叫闫景成的孩子,成了彭云松的大儿子,栾景通的大哥。此后几年间,父亲又收养了栾景通等5个孩子。

栾景通看一家人的合影。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当年,父亲在工厂做门卫,住在收发室。每天晚上,这几平米的收发室就成了7个人的家。彭云松用几十块钱的工资养活着一家人。数年间,父亲多次拒绝了别人给他介绍对象的好意,在邻居们的帮助下将6个孩子拉扯成人。

一位老人留给栾景通的心愿中写到“希望在需要的时候能联系到你”。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孩子们都很善良正直,现在正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栾景通说,父亲彭云松把他们几个拉扯大不容易,他们要像父亲一样做中国好人。大哥闫景成用自己的工资资助贫困学生,大哥的儿子也在帮助贫困学生。

  同样,栾景通也一直在学习父亲,帮助他人。他从1999年开始组建雷锋车队,至今一直为有需要的人义务服务,19年间,他累计投入到雷锋车队数百万元。就在10月16日,栾景通的雷锋车队还组织参与了哈尔滨市百名老人中华巴洛克里过重阳节活动。期间,栾景通又启动了百名老人微心愿圆梦行动。

  栾景通告诉记者,他现在一半时间经营自己的公司,一半时间做爱心事业。他今年57岁,要在60岁前,利用两到三年时间,帮助身边100位老人完成他们的小心愿。

责任编辑:李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