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7日讯(记者 孙英鑫)记者近日从省人社部门获悉,黑龙江省将通过实施技能脱贫专项行动、开展技能脱贫百校行动和增强贫困地区职业培训供给能力,全力助推全省精准脱贫。

开通“技能培训直通车”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
对接市场用工需求,开通“技能培训直通车”,采取订单、定向、定岗培训模式,面向贫困劳动力大规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对参加职业培训的贫困劳动力,在培训期间给予生活费补贴。鼓励通过项目制方式,整建制购买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项目,为贫困劳动力免费提供培训。优化培训方式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集中培训、弹性培训、上门培训等方式,开展进乡镇、进家庭等“点对点”、“一对一”精准培训。
对吸纳就业能力较强的家政服务、物流配送、养老服务等产业,加大劳务输出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企业在职工技能培训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各地企业特别是贫困地区企业招用贫困劳动力并开展培训,鼓励建设劳动力培训基地,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严格执行贫困劳动力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扩大培训补贴对象范围,增加补贴项目,上调补贴标准,完善补贴拨付流程,简化程序,加强资金监管。
引导贫困家庭成员免费就读技工院校
发动各级各类技工院校承担技能扶贫任务,主动组织技工院校与贫困县建立帮扶对接机制,深入乡镇、村屯、学校摸清贫困家庭成员就读技工院校、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意愿和需求,大力宣传技工院校办学实力、技能扶贫政策、技能成才典型,积极引导贫困家庭成员免费就读技工院校,接受免费职业培训。各技工院校集中建设一批招生人数多、就业形势好、师资力量强、实训设备优、社会认可度高的重点专业,主动向贫困家庭重点推荐。
建立省内优质技工院校与贫困地区技工院校对口帮扶机制,帮助贫困地区技工院校提升办学实力、扩大办学规模、创新教学模式、深化内涵建设,积极推荐企业与贫困地区技工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定期对技工院校技能扶贫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对于开展技能扶贫工作成效显著的技工院校,在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相关项目、开展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和职业训练院试点、校长教师轮训等工作中,优先给予支持。
“互联网+职业培训”增强贫困地区职业培训供给能力
培训项目向所有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开放。引导各类培训资源积极开展贫困劳动力职业培训,支持贫困地区合理增设职业培训机构和技工院校。开发适合贫困劳动力特点的培训项目,制定适合本地区的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工种目录,打造适应县域经济发展、满足贫困劳动力个性化、差异化培训需求的精品课程。为贫困地区培训机构提供线上培训与线下实训相结合的“互联网+职业培训”模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