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0日讯(记者 杜筱) 12月 20日,在黑龙江省健康扶贫媒体通气会上记者了解到,黑龙江省贫困人口超六成为因病致贫。经各地定点医院实施“一免N减”等惠贫便贫举措,2018年前11个月共计为85306名贫困患者减免医疗费293万余元。为进一步提升健康扶贫力度,已将集中救治的9 大病种扩大到23种,新增肺癌、肝癌等14种大病,今后还将逐步扩大大病救治病种范围。
据了解,目前省贫困人口超六成为因病致贫,患病最多的是脑血管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重型精神疾病、心肌病、急性心肌梗塞、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关节病(髋、膝),占总患者量64.5%。

为使更多的贫困人口摆脱因病致贫,黑龙江开展了大病集中救治,患有9 种大病(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 的整体救治率达96.67%,全省317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已免费救治2280人 ,救治率为71.92%。今年11月,将9 种大病集中救治扩大到23种,新增肺癌、肝癌、乳腺癌、官颈癌、急性心机梗死、白内障、尘肺、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淋巴瘤、骨肉瘤、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唇腭裂、尿道下裂14种大病。
此外,黑龙江还开展慢病签约服务。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组成慢病签约服务队,在农村基本公共卫生签约服务的基础上对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18种疾病和实际签约人的各项卫生健康指标实行了动态监测管理,签约服务率达到100%。全面实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实现“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机制,各地定点医院实施“一免N减”等惠贫便贫举措,进一步减轻贫困人口住院费用负担,实行重病兜底保障。共计为85306人次贫困患者减免医疗费用293.06万元,进一步减轻贫困人口住院费用负担。
在加强疾病预防方面,贫困地区适龄儿童常规接种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为861例肺结核可疑者进行了免费检查,确诊307例,并免费治疗。采购917.6万元抗精神病药物,覆盖全省贫困县患者一年居家服药需求。妇女“两癌”筛查项目覆盖28个贫困县,宫颈癌筛查80751人,确诊11人;乳腺癌筛查31773人,确诊23人。力争实现少生病、不生病。
目前,黑龙江省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就医个人自付比20.99%,县域内就诊率91.02%,位于全国中上水平。下一步,还将逐步扩大大病救治病种范围,实现慢病签约服务全覆盖的个体化服务和动态管理,巩固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并逐步开展县域外试点工作,实现全省贫困人口患病、救治情况的动态信息管理,加大健康扶贫工作宣传力度,确保实现贫困人口健康有人管、防病有人管、就医有人管、转诊有人管、康复有人管的服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