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月13日讯 2018年12月6日,这个温暖的冬日将永载北大荒史册,也将永载中国农业发展史册。
当天上午,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成立,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挂牌。
对北大荒160万儿女来说,2018年注定不平凡。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农垦考察调研,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道:“中国粮食!中国饭碗!”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农垦定位、发展战略、深化改革、粮食生产、绿色发展、农业科技等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推进农垦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仅仅就在两个多月后,经过3年的科学谋划、精心筹备与大力推进,黑龙江农垦改革实现了新突破。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的成立,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是献给改革开放40周年的一份厚礼,标志着黑龙江垦区从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整建制地转入集团化企业化经营管理体制,进入了垦区全面振兴发展的新阶段。
自上而下破旧立新
农业历来是国之根本。北大荒作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一举一动都事关国计民生。高质量的发展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北大荒人为此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018年9月9日,随着首批20名优秀干部先后入京,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北京办公区正式启用。9月19日,驻雄安办事处正式揭牌。
两部门各有侧重。北京办公区着力对接资本市场;雄安办事处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科技创新高地。
它们的设立,标志着北大荒集团张开了资本和科技两只翅膀,构建起“一体两翼”发展格局,由一家以传统种植为重点的企业转向“打造农业领域航母”的目标迈进。71岁的北大荒开始了“二次创业”。
“二次创业”发端自农垦改革。2015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简称33号文件),文件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核心,以推进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改革为主线,依靠创新驱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资源资产整合、产业优化升级,建设现代农业的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全面增强农垦内生动力、发展活力、整体实力,切实发挥农垦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骨干引领作用,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以此为起点,一场涉及全国35个垦区、1400多万人口的改革大潮,在占中国国土近4%面积的垦区大地上奔涌开来。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后的一年多里,省委先后召开省委常委会议、省委深改组会议和5次省委重点改革专题推进会议,全面系统研究农垦改革,配齐配强农垦领导班子。省政府常务会议也4次专题研究农垦改革。省委书记张庆伟、省长王文涛多次深入农垦基层调研,针对农垦改革发展中的问题提出明确要求。十二届省委深改领导小组增设了省农垦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由省委副书记任组长、副省长任副组长,20个省直部门和省人大、省政协有关专门委员会为成员,承担牵头抓总责任,下设办公室抓日常工作,分6个推进组协同推进。
2017年8月31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黑龙江农垦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明确了黑龙江省农垦改革的方向、步骤与目标,从领导层面对黑龙江农垦改革作出了精密的部署。
以上促下,上下齐心。垦区内部也在思想上开始了充分准备。全员数轮的“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主题大讨论,使垦区职工对改革有了充分的思想认识与准备。垦区上下查找出思想认识、体制机制、经营管理和经济运行质量、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作风、党风廉政建设等6个方面共1208个问题,基本解决了部分职工中“不想改”“不敢改”“不会改”的思想,逐步形成了“不等不靠不看”的良好态势。
“两化一改革”蹄疾步稳
经过3个月的思想发动与科学精心的前期准备,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开始模拟运行。“未来的北大荒集团,将成为农业领域航母舰队中的旗舰,将是现代农业的全球样板……”2017年12月6日,在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新体制运行动员大会上,时任黑龙江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董事长王守聪对北大荒集团美好前景的描述鼓舞人心。
会上宣布,设立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新体制运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10个组(后增设为11个)外挂于原农垦总局体制之外,与总局原有部门同时运行,以确保北大荒集团总公司在模拟运行之初就能高效运作。这次大会成为黑龙江农垦改革“垦区集团化”的第一声冲锋号。
“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是此次农垦改革的双翼。在北大荒集团总公司宣布模拟运行的第二天,垦区农场企业化改革专题推进会在总局机关召开,会上宣读了《关于在部分农场先行开展企业化改革的通知》,共涉及43个农(牧)场,要求从即日开始,用1~2个月左右时间,先行开展企业化改革。
2017年12月底开始,所涉农场纷纷挂牌,一块块北大荒集团农(牧)场有限公司的牌匾与原农场的牌匾并肩悬挂,到2018年1月底,所涉43家农(牧)场经整合后缩减为37家,全部改造完成。4月27日,农场企业化改革实现新突破,经垦区工商局哈尔滨分局核准设立登记,四方山农场有限公司、哈拉海农场有限公司、红色边疆农场有限公司等第一批正式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
紧接着,总局又印发《黑龙江农垦管理局改革实施方案》,将宝泉岭、红兴隆等8个管理局整建制改制为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的分公司,将哈尔滨管理局并入集团总公司。7月上旬,管理局分公司注册工作全部完成。
“两化”紧锣密鼓,“一改革”扎实推进。9月中旬以前,113个农(牧)场全部完成了农场机构、人员、资产、债务、财务核算“五分开”改革。与此同时,垦区层面的办社会职能移交工作也在按计划有序进行。6月7日,垦区公安局正式移交省公安厅管理,垦区公安局及9个分局、116个派出所已全部挂牌更名。司法、民政、编办、工商、教育等5个系统的政府行政职能正在移交当中。8月底,哈尔滨市辖区内教育行政职能和10所学校全部完成属地移交。
农业航母重装启航
省农信社为北大荒集团授信500亿元、“北大荒SMART”数字农服积极推进……一个月来,改革带来的生机与活力显而易见。
如果说北大荒开发建设之初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那么现在的北大荒战略定位则是打造世界一流的现代农业集团。新体制运行伊始,办公室编制出了《农业航母行动实施方案》,制定了集团总公司第一批内控制度,共13个部分93项内容。以20个直属企业为基础,整合相关资源,分批打造稻米、大豆、马铃薯等13个产业集团的主导产业和现代商业模式也在构建当中。
2018年8月1日,北大荒集团与华润集团合作的德润八五三秸秆气化清洁能源利用项目启动,年底建成投产,年处理玉米秸秆7.8万多吨、生产沼气1469万立方米、发电量3000万度、产有机肥2万吨,探索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以此为代表,集团总公司战略合作已经全面展开:与中信集团、招商局集团、中国化工、通用环球医疗等大型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与国开行达成了“700亿人民币金融服务协议”;与中垦基金、中信、华润、招商、国开行等签署设立“北大荒产业基金”的合作协议;与京东集团达成“北大荒京东无人超市”及北大荒京东便利店的布局方案,旗舰店即将建设完成;推动垦丰种业、完达山乳业、九三粮油绿色有机板块上市工作取得新进展……
2018年6月,由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18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其中,北大荒品牌价值比上一年增长114.63亿元,增幅达20.18%,排名位列中国农业品牌第一名。九三集团更是作为今年东北唯一、大豆行业首家企业,荣获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中国工业大奖。
北大荒“农业航母”正在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