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龙江省人均期望寿命提至77.52岁
2019-01-25 15:08:30 来源:生活报  作者:刘畅言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生活报1月25日讯 24日,省卫健委召开2019年全省卫生健康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分析总结当前卫生健康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2019年重点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会议提出,通过深化医改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寻求突破。今年起,在全省范围大力营造“看病不求人”“阳光挂号不求人”“精准诊疗不求人”的良好就医氛围。

  2018年“成绩单”

  全面取消公卫机构药品加成

  全面取消公卫机构药品加成,与2017年相比,公立医院药占比下降6.3个百分点,医疗服务收入提高2.9个百分点。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网格化布局医联体,全省组建390个。制定省级短缺药品清单,调整省级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政策,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占比达62.25%。

  95%三级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各级医疗机构从2018年7月1日起全部实行实名制挂号就诊,全省开展预约诊疗医疗机构334家,全部三级公立医院和80%以上二级公立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95%的三级医院、81%的二级医院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建立胸痛中心108家、卒中中心42家、创伤中心10家。民营医院占全省医院总数49.03%。医疗救治和签约服务贫困患者23.9万人、占比达到94.49%,贫困患者就医实际自付比平均达到20%以下、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1%以上。

  健康城市建设试点增至12个

  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健康城市建设试点由3个增至12个。在全国率先将学校、旅游景区纳入食源性疾病报告范围,突破性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7个。推进医养结合模式,组建医养结合专家智库。

  住院分娩15.4万人二胎及以上占近三成

  加大妊娠风险筛查评估,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实现了艾滋病母婴“零传播”。推进重点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建设,配置率超过国家要求9.7个百分点。全年住院分娩出生15.4万人,二孩及以上占比29.68%。将计划生育独生子女伤残家庭、死亡家庭每人每月补助分别提高到430元和560元。

  我省人均期望寿命提至77.52岁

  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77.52岁,婴儿死亡率下降到5.88‰,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20.5/10万。医疗卫生机构增加到20278家,卫生技术人员增加到29.99万人,医疗机构床位数增加到24.14万张。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到1.18亿人次,居民到医疗卫生机构平均就诊3.27次,城市居民15分钟、农村居民30分钟可到达的就医圈基本形成。

  开展中医药健康巡讲1400多场次、受益人群19万多人次。组织1500名基层医生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1082名执业医师。开展卫生监督执法“蓝盾行动”,监督检查各类机构6.74万户次,立案查处违法行为2288件。

  2019年“军令状”

  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坚持政府主导,协调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今年医改要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寻求突破。所谓“看病难”,难在到大城市大医院看大专家困难,根本原因是服务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和优质资源匮乏。所谓“看病贵”,贵在药价虚高、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必须“三医”同向发力、联动改革。

  会议指出,要大力推进落实“看病不求人”,全省卫生健康系统须按照省政府要求,将“看病不求人”切实落到实处。要强化制度建设,完善体制机制,加大信息公开,加强行风建设,强化监督问责,实现“看病求人没有用”“出诊不敢被人求”;要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全面推行预约诊疗制度,精准预约诊疗时段,实现“阳光挂号不求人”;要全面推开智慧医院建设,再造就诊流程,重点解决长时间挂号等待、重复排队、就诊专家不确定等难题,“让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实现“精准诊疗不求人”。

  保障低价药“救命药”“孤儿药”

  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扩大到所有市地,推动实现“三个转变”。在发展方式上,持续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继续扩大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合理确定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医药上要完善药物政策体系。科学调整国家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比例,协调推进基本药物直接挂网、优先采购使用等政策实施,落实基本药物按月通报、重点约谈制度。解决好低价药、“救命药”、“孤儿药”等短缺药品和儿童用药的保障问题。

  配合开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医保上配合开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支付方式改革宏观要通过医保分级定价、分级支付,推动医院调整病种结构。对单体医院,主要推进复合型的收费方式;对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主要实行医保总额付费,引导内部形成顺畅的转诊机制。着力做到“四个分开”:根据学科建设推行区域分开;根据县域综合医改推行城乡分开;根据疾病病种推行上下分开;根据日间服务推行急慢分开。

  贫困群众医疗费实际补偿比达90%

  大力开展三年攻坚5个行动,实现贫困群众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达到90%、贫困群众90%的疾病在县域内解决。健全完善远程医疗政策。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推进中医药人才传承,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85%的乡镇卫生院和9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提供6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方法。强化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推进医学科技创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