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政协委员傅刚。蒋国红 摄
东北网北京3月10日讯(记者 孙晓锐 庄园)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傅刚建议,重新调整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将保护区面积功能合理区划,优化调整。
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东北黑蜂物种及蜜源植物,覆盖黑龙江省饶河县全境,保护区总面积12388平方公里,辖区内人口15万人,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行政区与保护区范围完全重叠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傅刚通过调研了解到,由于保护区设置范围和区域划分不合理,导致保护区内人类活动受限,饶河县很多民生项目无法落地,限制了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
傅刚建议,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设立较早,建区前区内就有森工、农垦和地方三大管理体系,因此既要尊重历史,加大保护力度,又要兼顾地方经济发展。应从尊重自然规律的角度出发,重新调整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将蜜源植物集中区列为保护区,作为保护东北黑蜂的主体功能区。鉴于东北黑蜂保护的特殊性,按照“一区一策”的原则,针对黑蜂自然保护区的特殊性制定保护细则,允许养蜂人员和监管人员在区内从事养蜂生产生活等人为活动。
傅刚还建议,鉴于民生项目建设的迫切性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对不涉及不影响蜂种保护的民生项目在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区调整之前予以特殊政策支持,合理配置涉及民生必要的采石、采砂和采矿权。经专家评估后合理有序开采,为三级公路建设、高标准农田、水利、土地整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原材料,开展新农村建设。
责任编辑:王傲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