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7日讯(王暑剑 记者 包海多) “哈佛”、“清华”培训班找上门?小心!可能是骗子盯上了你的钱袋子。进入开学季以来,骗子利用家长重视子女学业的心理和惯性思维,冒充子女、学校老师骗取家长信任,给被害人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哈尔滨市南岗警方就接连收到5名家长报案。
骗子套路
1.冒充孩子通过手机短信、QQ等方式,给家长发信息,称要交培训费,要求家长转钱;
2.冒充学校领导或老师,通过打电话、发信息的方式,称学校有某个名校的培训班,名额有限,需要尽快转钱;
3.骗子冒充子女或受害人可能熟悉的人时候,大多都是和受害人线上联系,称自己手机坏了等原因无法正常使用。
警方提醒
虽然是看似家常的短信,却暗藏3个陷阱
陷阱一:“妈,我是xxx”:向被害人表明身份,我就是你们的孩子。
陷阱二:“手机掉水里”:暗示你,不要给我打电话,切断了父母与孩子的联系。
陷阱三:“赶快交培训费”: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要学习,当爸妈的一定全力支持,仓促之时,容易疏忽,容易出错。
重要建议
学生家长多存几名子女同学或家长的电话号码,以及班主任的联系方式,一旦涉及到交钱汇款,一定要与孩子本人及所在学校取得联系,多方核实、反复求证,切勿盲目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
责任编辑:张广义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