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龙江省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给乡村注入生机活力
2019-05-19 21:33: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亮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5月19日讯(记者 王亮) 5月15至17日,记者跟随省农业农村厅工作人员一路驱车而行,3天时间行驶1000多公里,先后来到庆安县、嘉荫县、铁力市,走访和调研农村垃圾整治情况以及村屯人居环境情况。记者走在干净整洁的农村道路上,看见整齐的基础设施,听到村民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心声,感受到基层干部大干乡村旅游的热情……如今,人居环境整治正给乡村注入生机和活力。

村书记孔庆范向记者介绍。东北网记者 王亮 摄

  庆安县共有93个行政村,通过几年的综合治理及精心打造,在2014-2018年连续获得绥化市新农村建设第一名;2015-2017年获得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2015-2017年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

  在同发村,记者看到了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善、整齐的村屯和村民外出打工留置的部分空房。村书记孔庆范告诉记者,在今年4月份同发村提出了作战图,发挥村集体村干部的示范作用,发动村民自治。他表示,以前垃圾乱放的情况非常普遍,经过定期宣传营造氛围,开展“民主管理”、“门前三包”等措施,有效缓解了脏乱差的农村环境问题。

  保安村、民族村也走上了发展“高速路”。保安村借着“近郊城市化”的发展契机,采取“宅基地置换、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撤并4个自然屯,变成了拥有19栋多层的保安新城。民族村则是一个朝鲜族村,几年来这个村农户依托亲缘优势积极发展国外劳务输出,村子早已变成了楼房林立、基础设备完备的“致富村”。

  嘉荫县红光乡燎原村距县城13公里,全村现有411户。20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273元。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坐落于村内。据统计,2018年共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旅游收入实现200余万元。

燎原村一角。东北网记者 王亮摄

  燎原村自2011年开始先后建设完成了居民住宅楼8栋、独体别墅6栋,并建设了2万平方米民俗风情广场,配套完成了附属设施建设,打造了民俗风情体验区;进一步整合汪家大院、荷花渔村等11家旅游服务资源,打造了旅游餐饮服务区。

  燎原村村主任孙成文告诉记者,村内成立了物业公司,设立了专职保洁队伍,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垃圾清运、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并积极开展“厕所革命”,完成了排水管网、检查井、化粪池的建设,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后,全村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铁力市紧紧围绕打造美丽宜居乡村目标,以农村垃圾整治为切入点。年丰乡永丰村通过建设低成本的堆肥房,把初步分类好的可利用垃圾处理成有机肥料,让垃圾变废为宝。40平方米的阳光堆肥房,投入成本为45000元,收集的垃圾经处理后生物发酵,能变成有机肥,可覆盖130户左右的村民。

永丰村的堆肥房。东北网记者 王亮摄

  永丰村村支书崔达东表示,这种垃圾处理模式最重要的是让村民自觉把垃圾分类,垃圾处理员再进行二次分类,分类好的垃圾就变成了可利用的资源。为了培养村民垃圾分类的习惯,村子专门购置130个专用垃圾桶,无偿发放给村民使用,并且定期进行宣传和推广垃圾分类的益处。

  2016至2018年,铁力市共投入资金3000万元以上,在全市8个乡镇新建了17个垃圾压缩中转站,每个垃圾中转站可辐射周边5至6个行政村。两年来,垃圾中转站共压缩转运生活垃圾近1.2万吨,全部运至铁力市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理,有效控制了农村垃圾从产生到储运环节对环境的污染。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