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31年大桥建设梦今朝梦圆 回顾黑龙江大桥的“前世今生”
2019-06-01 10:17:46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陈晓光 狄婕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黑龙江日报6月1日讯 从地面上56层台阶到大桥钢梁作业现场,顶风走过580米的施工便道,便是黑龙江大桥的合龙处。道路虽短,却承载了31年的大桥建设梦。

  时间是最好的叙述者。当我们回望历史,总有一些感动的瞬间让人历历在目。

  在黑河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赵恭民的办公室,一张张照片记录着大桥的发展史。“1987年9月黑河与俄罗斯阿穆尔州进行了首次以货易货,208吨地产西瓜换回了俄罗斯360吨化肥,也释放了黑河对外开放的积极信号。”提起这段往事,赵恭民至今仍记忆犹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黑河市边境贸易迅速发展,旅游人数不断增加,急需打开国际市场通道,培育国际市场空间。与此同时,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也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实需求,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1988年7月黑龙江大桥动议建设,经过中俄两国政府代表团的多轮艰苦会谈,两国在1995年6月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共同建设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阿穆尔河)大桥的协定》(简称《建桥协定》)。2005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了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但由于俄方原因,项目未能开工建设,一度处于停滞阶段,这一停就是8年。

  从2005年起,虽然项目建设处于停滞状态,但中俄双方从未放弃对黑龙江大桥的推进。2013年,省交通运输厅受省委省政府的委托,成立了黑龙江大桥项目工作组,组建中俄黑龙江大桥建设团队,拉开了与俄方会谈的序幕。

  2015年9月,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见证下,中俄两国交通运输部长代表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建桥协定〉修订议定书》。

  《〈建桥协定〉修订议定书》的签订,意味着黑龙江大桥有了指导性的建设办法,也标志着黑龙江大桥推进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黑龙江大桥公司总经理黄云涌告诉记者,从2013年省交通运输厅代表省政府对大桥进行会谈,到2015年12月开工,3年间一共进行了33轮会谈,就28方面190多个议题达成共识。

  33轮会谈,双方先后完成了《〈建桥协定〉修订议定书》《界河桥项目特许合同》《界河桥项目工可研报告》和《贷款合同》等关键性文件,确定了双方成立合资公司,使用中方境内工程建设资金作为项目资本金向银行贷款,即采用“共贷共建、同步实施、统一运营、收费还贷”的跨境基础设施建设新模式。

责任编辑:姜继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