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搜 索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冷菊贞:小南河致富带头人 把贫困村变成乡村旅游示范村
2019-07-19 15:11: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崔昕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7月18日讯(记者 崔昕)炎炎夏日,天蓝地绿。小南河村农家乐里不时传出游客欢快的笑声,独具特色的东北民俗老屋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拍照……这座充满生机的村庄4年前还是一幅穷困涣散的景象。面对村子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喜悦难掩,“多亏我们的驻村书记冷菊贞,是她带领我们走上了致富路。”

  近日,冷菊贞荣获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作为双鸭山市质量技术监督稽查支队稽查专员,驻饶河县西林子乡小南河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她用努力与执着唤醒了这片古朴村落的金山银山,把沉寂了70多年的偏远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民俗旅游示范村。

冷菊贞荣获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图片由双鸭山市委宣传部提供。

  好风景 作出大文章

  “我是土生土长的饶河人,2015年,得知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的消息,我主动请缨从双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调进了小南河这个有名的贫困村,成为全省3492名驻村书记中的一员。”冷菊贞说,刚到村里的时候,道路泥泞不堪,面对贫瘠的岗子地,她有种束手无策的感觉,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心烦时,她总是扛着相机满山满村转悠,正是那些歪歪扭扭的篱笆墙、关东老院、老作坊给了她打“打造乡村旅游村”的灵感。

冷菊贞(右)与村民交流。双鸭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冷菊贞(二排左一)与村民一起布置民俗老屋。双鸭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驻村后,冷菊贞把双脚扎进了泥土里,修道路、调结构、探民俗,利用《乌苏里船歌》中唱到的大顶子山、保留完好的民俗资源等优势,她做出了打造一个集观光、摄影、农家乐为一体的摄影旅游基地,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的设想。然而,把设想落地生根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村民们并不理解这位新任书记的想法,冷菊贞就挨家挨户的登门动员,垫钱购置年画、装饰老屋,跑遍山头选雪道并将小南河村的美景和风土人情拍成一幅幅生动的照片,在网上宣传开来。

  2016年元旦,第一批浙江游客到小南河村拍照旅游,村民们感叹“真来人了,我们村从来没这么热闹过”。一个月内,陆续有140多个团、1500多名游客来到小南河,冷菊贞趁热打铁,利用“二月二”的契机打造了“开耕节”,小南河从零起步走上了乡村旅游的新路子!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进来,先后建成“农家乐”16家、关东民俗老屋7处。

  “抱团”走上振兴路

  “乡村旅游是起点,绝不是终点。”趟出了民俗旅游的路子后,冷菊贞把眼光转向致富产业链条的建设,她注册了“小南河村”、“南河冷菊”4件37类商标,形成了集“吃、住、游、娱、购”的一条龙服务链条,贫困户和低收入群体一个不落地纳入到了旅游产业建设中。村里先后恢复了酒坊、油坊、豆腐坊、绿色种养殖及加工等与旅游相关的特色产业,实现了从传统的大堆卖粮到加工小包装商品。

冷菊贞带着小南河村特色农产品参展小康龙江年货大集。双鸭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冷菊贞还带领村民走出大山,参加全省扶贫年货大集和绿展,小南河辣椒酱和山泉水糙米也顺利入驻中央大街扶贫专柜、“小康龙江”销售平台。在第一届全省第一书记年货大集上,她带着村里几个妇女带头人,三九天在借用的院子里搬运打包到凌晨四点,又累又冷直掉眼泪。那一次,他们的辣椒酱等农产品销售额达10万余元。目前,系列标准化生产线正在建设中,随着蔬菜园区、芍药试验基地等项目陆续对接,也通过把农科院的成果转化到土地上,村民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希望。

  真心换真情

  四年来,小南河村共接待游客3万余人,营业收入400余万元,成为了全省乡村旅游示范点,被国家旅游局列入能人带户扶持项目。全身心投入到小南河建设中的冷菊贞赢得了小南河村民的心,在任期将满之时,冷菊贞做出继续留在村里的决定,“我来这儿不是为了当官,更不是为了发财,我就是爱这片大山,爱这片土地,就是想让小南河村摆脱贫困,实现‘好风景变成大产业’的理想。”

  一转眼,小南河的大红灯笼亮了四个冬天了,小南河的开耕节精心做到了第四届。历经磨砺的冷菊贞认识到,要想脱贫攻坚见成效,实现乡村振兴,就要充分汲取群众意见,少走弯路、不走弯路。当产业发展进入了正规,冷菊贞没有忘记涵养文明,移风易俗,“打造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增强文化吸引力,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冷菊贞说。

责任编辑: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