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4日讯 (记者 周秘) 他始终记得自己是农民的儿子,更没有忘记养育他的家乡。把老家的泥巴路翻修成柏油路,建立希望小学,成立“龙商立国慈善基金”,与多所高等学府对接资助困难学子,为灾区群众捐资捐物。用一颗感恩的心不断帮助那些曾像他一样陷入困境的人。至今,他和他的企业已经献出了8000多万元的爱心款、物。他就是立国集团董事局主席寇立国,黑龙江省推荐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在寇立国的孩童时代,家庭生活十分贫困,为了减轻父母的压力,寇立国决定辍学赚钱、打工养家。刚到北京打拼时,因为年龄太小,又没有社会经验,只要能赚到钱,无论多么辛苦他都能够承受得住。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寇立国凭着自己多年来踏踏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的原则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希望,他逐渐被磨炼成了优秀的商人,在平凡中创造着传奇的人生。成功后的他不忘回报社会和家乡,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中。

不忘初心为家乡建学校修村路
在寇立国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深深的遗憾,那就是小时候因生活困难荒废了学业,尽管在有条件以后曾读过多所大学补习知识,但儿时辍学的经历,始终是他心中难以填补的遗憾。几年前,他回到家乡,发现家乡的小学校破得不成样子,尤其到了冬天,东北天气寒冷,学校还是平房教室,室内烧着锅炉,冬天教室里都是烟和煤灰,孩子们都冻得瑟瑟发抖,寇立国想到城里的孩子都在干净舒适的教室里上课,他决心一定要为家乡建一所现代化的小学,让家乡的孩子们能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2010年,他捐资390万元建设尚家立国希望小学,建小学时寇立国亲自监工,他说孩子们的事儿容不得一点马虎。因此孩子们总能看见他的身影,他没事儿就会跟学生们聊天,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遇到有困难的学生家庭他就会主动跟学校沟通帮助,时间久了学校的学生们都认识他,见面都亲切的叫他寇叔叔。

过去寇立国的家乡肇东市尚家村非常贫困,村子里都是泥巴路,一到下雨天,什么车都进不去出不来,不仅村民们生活非常不方便,也严重阻碍了村里的发展经济。小时候寇立国没少在这条路上吃苦,因此小有成就以后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家乡修路。

2012年,一条崭新的柏油马路贯穿尚家村,村民们不仅出入方便,更成为很多村民的致富路,大家都做起了小买卖。一条路不仅把整个村子环境带动的大变样,村民们也跟着富起来了。现在寇立国有空就会回村子看看,到儿时邻居家串串门,在他心里他永远是农民的儿子。
为贫困学子圆大学梦
寇立国刚辍学去北京的时候,需要经常坐火车往返家乡和北京。那时的他舍不得花火车票钱,便经常藏身在火车座底下。那时他经常遇见家乡赴京念书的贫困大学生,他们为了节省开销就买站票,累了就躺在火车座下。所以那时候他便和很多贫困大学生聊的很开心,他非常受这些学生鼓舞,羡慕他们有机会上大学,也感同身受贫穷的辛苦。

2010年开始他的企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学校设立百万奖助学金,已捐总额达800万元。同年,立国集团向中国希望工程捐款140万元;为贫困农村建设希望小学为了支持教育检查事业,他为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检察官教育基金捐资360万;通过北京黑龙江省商会向希望工程捐款140万元;向黑龙江肇东市慈善总会、肇东贫困中小学生、贫困空巢老人及农民工子弟学校等捐款累计180余万元;捐资210万元成立龙商立国慈善基金,用于资助考入高等学府却交不起学费的“龙江”学生。多年来,寇立国捐资助学,惠及的贫困学子已超过10000名。



不断拓宽的慈善路
当听到有“母亲健康快车”这个公益项目时,寇立国便毫不犹豫决定要为黑龙江省的贫困母亲做点事情。他向黑龙江省10个贫困县捐赠10辆救护车,让该项目成为“母亲健康快车”全国唯一一个在全省贫困县全覆盖的省份,也是捐赠数量最多的一个省份。

2014年冬天,“袜子爸爸”的一封求助信牵动着冰城哈尔滨人民的心。6岁脑瘫患儿小函硕的父亲,为了给孩子治病卖掉房子来到哈尔滨,在街头边卖袜子边为孩子做治疗,眼看孩子一天天长大,就要错过最佳治疗期,可是15万元的手术费对于他的家庭来说依然是天文数字。寇立国得知此事后,立刻回到哈尔滨,参与公益机构组织的募捐活动,在哈尔滨冬季气温零下20多度的街头,寇立国带领公司全体员工走上街头帮助袜子爸爸卖袜子,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能够得到更多爱心人士的帮助。回到北京的寇立国久久不能忘记小函硕可爱的脸,于是他让“袜子爸爸”带孩子来北京看病。他先后带着小函硕一家到解放军305医院、中日友好医院,最后北京三博脑科医院院长为寇立国如此帮助这个脑瘫儿感动,小函硕入住“三博”,接受专科医院正式专业的治疗。这是小函硕一家人5年的期盼和等待。小函硕现在情况非常乐观,寇立国经常会与“袜子爸爸”通电话,了解小函硕的康复进展。

2015年春节将至,寇立国的家乡肇东市迎来了每年最寒冷的日子。有一天寇立国凌晨出门赶飞机,看到将近零下30度的东北凌晨,环卫工人不到四点就在大街上扫雪,寇立国立刻心生敬意,觉得这些环卫工人才是值得尊敬的人,于是他决定为环卫工人做点事情。他为家乡的650名环卫工人捐款20万元,让这些守护家乡环境的卫士们能够在春节置办点像样的年货,也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尊重和敬意。
打开立国集团长长的公益录,慈善事业已经成为立国集团浓厚的企业文化。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白血病重症患者、贫困空巢老人、基层民警、基层检察官教育事业、青年创业项目、农民工兄弟、留守儿童、白内障患者等等,立国集团的慈善事业领域在不断拓宽。年轻的寇立国说,他的人生从慈善中获得了真正的快乐,所以他会坚持下去,并将这份理念传播出去。如今,事业蒸蒸日上的寇立国,已经是全国闻名的青年慈善家,累计投入到慈善事业8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