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壮丽70年 振兴看鹤城”:中国一重装备中国走向世界
2019-08-29 20:43: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陈显春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齐齐哈尔8月29日讯 (记者 陈显春)29日上午,“壮丽70年振兴看鹤城”---网络媒体走进齐齐哈尔大型报道宣传活动媒体采访团来到中国一重采风。

采访团走进中国一重。

采访团成员在中国一重采风。

  作为国内重型装备制造业的领军企业,成立65年来,通过持续深化企业改革,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不仅先后研制出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重大技术装备,为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和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有效地激发了企业活力,让“老国企”焕发了“新青春”,走出了一条全面振兴发展的新路子,并正在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目标奋勇迈进。

  中国一重始建于1954年,是我国“一五”期间国家建设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分别于2013年8月、2018年9月,五年两次视察中国一重。

中国一重大型锻造机。

  采访团在轧辊电站制造分厂厂长戴锦诗的带领下,走在重型设备中间,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不仅今年的订单满了,来年明年订单都签了,一年能生产400--500支轧机轧辊,市场占有率为70%。”戴锦诗介绍说。

  中国一重依托自主创新,研制出包括冶炼、轧制、连铸在内的冶金成套设备,是我国少数具备向国内外钢铁企业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套轧制设备的制造商。上世纪末国内所需冷轧薄板的45%靠进口,面对外国公司的垄断地位与技术壁垒,中国一重下决心改写历史。2000年5月,中国一重与鞍钢签约合作,自行为鞍钢设计、制造一套1780毫米冷连轧机组,这是中国一重自行开发研制的国内第一套大型冷连轧机组,2003年6月,该机组顺利投产,成功地轧制出0.18毫米的钢板,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在大型冷连轧机制造领域中的空白,并在2007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中国一重轧辊制造分厂。

  中国一重从2006年率先承担了国内首台AP1000堆型核电站所需锻件的研制工作,开始了真正实现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国产化进程。2009年6月20日,成功浇注国内最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580吨核电常规岛低压转子真空大钢锭。2012年,世界最大的715吨特大钢锭试制成功,并应用于世界最大的百万千瓦核电整锻低压转子锻件的制造。2012年成功制造了我国第一台三代核电百万千瓦核反应堆压力容器;2013年成功制造了我国首件AP1000整体水室封头;2017年成功制造了全球首台“华龙一号”福清5号反应堆压力容器;2019年成功研制AP1000核电常规岛整锻低压转子锻件,一举打破国际垄断,成为世界上具备该类锻件生产制造能力的两个厂家之一,大幅降低了国内核电企业的采购价格。

中国一重重型装备。

  一项项重大创新成果的取得,推动中国一重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重大时空跨越。截至目前,中国一重已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近40项,省部科技奖项150余项,市级科技奖项80余项,有效专利496项,其中发明专利226项,并且在核电、石化和冶金成套装备领域,制造能力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从“跟跑”向“并跑”“领跑”的重大转变。

中国一重装备中国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强锐

【专题】壮丽七十年 振兴看鹤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