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亲身体验查短板为民服务解难题 各地各单位以领导干部“走流程”转作风促整改
2019-08-31 07:45:00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盛宣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黑龙江日报8月31日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省委高度重视领导干部“走流程”工作,将其作为“为民服务解难题”的重要途径,作为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抓手,实行省市县三级联动,组织各级领导干部走流程、坐窗口、跟执法,站在企业和群众的角度找痛点、通堵点、破难点,不断提高便民利企服务水平,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省委书记张庆伟坚持走在前、做在先,带头深入到省住建厅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和哈尔滨市民大厦,与工作人员和办事群众亲切交流,详细了解办事审批流程,询问办事是否方便、对窗口工作是否满意,强调为民服务永无止境,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和办事大厅要敞开大门、畅通渠道,决不能搞成“深宅大院”,要在审批流程上多做“减法”、在便民服务上多做“加法”,把该管的管好、该放的放到位,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不断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和便民程度。

  真走实走,全方位多角度体验办事感受

  各地各单位坚持把“走流程”作为调查研究的再延续、检视问题的再对照、整改落实的再深化,让领导干部“身入”一线、“心至”群众,倒逼领导干部换位思考,查找办事流程之弊、感受百姓办事之难。省委各巡回指导组将领导干部“走流程”作为督促指导的重要内容,通过派人跟随走、随机抽查等方式,保证“走流程”取得实效。

  各级领导干部采取暗访的形式,选定具体事项,深入到窗口单位、办事大厅、信访大厅、直接服务群众的机构和单位等,以普通办事人员的身份,与群众坐在一个板凳上、站到一个队伍里,全程体验办事流程。

  哈尔滨市作为全省最早开展“走流程”的地方,进一步增加体验事项,抓住办事源头、隐性环节,着重关注热线服务、网站服务、自助查询、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中介技术服务、“奇葩证明”等事项,深化“走流程”效果。佳木斯市采取自家事情便装亲自办、群众事情全程陪同办、公务事项转换身份代理办、网上审批虚拟身份体验办,全面体验群众办事高频事项、社会服务代理事项、网络速查速办事项、部门运行配合事项等运转情况。鸡西市对全市5704项政务服务事项开展“全事项、全流程、全环节、全要素”回头看,对照广东、浙江等先进地区,高标准“走流程”,实打实查问题。省法院主要负责同志到漠河、抚远等“小远散”的基层一线法庭“走流程”,到哈尔滨市南岗区、道外区法院开展暗访,陪同当事人办理立案手续,体验百姓打官司的感受和难处。省卫健委坚持省市县三级同步联动,领导干部利用一周时间到医院走流程查问题,覆盖全省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形成体验报告1655份,积极解决“看病难”问题。

  反观自省,深入查找影响服务质量症结所在

  各级领导干部坚持把“走流程”作为直接发现服务短板、“起底”百姓办事难题的有利契机,以最真实的体验、最直观的感受,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找出来、查清楚,为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服务效能,掌握第一手资料。坚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对“走流程”发现的问题进行检视反思,举一反三、深挖根源,重点查找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在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感情上的差距,在能力素质、担当作为、作风形象上的差距,在流程再造、制度设计、工作措施上的差距,特别是对于制度措施上的缺陷、设施设备上的不足,上级单位主动担责,不让基层单位和工作人员“背锅”。

  一些领导干部表示,“走流程”让我们走出办公室,对自己制定的服务流程、设计的办事环节进行实地检验,真切地感受到企业和群众在某些方面办事的不容易,认识到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破除了在工作流程设计上“自我满足”的思想和“自觉良好”的心态,对于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伊春市查找出一些基层干部对所属部门职能职责认识不清、情况不熟,个别党员干部懒政、怠政等问题。绥化市查找出行政审批网络没有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孤岛”仍一定程度存在,企业和群众“多次跑、往返跑”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等问题。省商务厅查找出“12312”商务举报投诉服务电话部分工作人员业务不熟、反馈不及时,以及个别咨询窗口政策解读不准确、法律依据不健全等问题。省医保局查找出有的医院门诊慢性病管理不规范、出院结算时间较长,个别基层医院仍未接入全国异地就医平台,影响参保群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等问题。

  即知即改,着力推动“办事不求人”落实落地

  各地各单位坚持体验流程与优化流程相衔接、立行立改与持续整改相结合,将“走流程”发现的问题纳入整改落实台账,召开专题会议,集体“把脉”“会诊”,研究对策良方,逐一制定“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做到工作有目标、责任有主体、推进有措施、完成有时限,着力把“走流程”形成的“问题清单”,变成企业和群众体验优质服务的“满意清单”。

  坚持分类施策,对流程环节繁琐、审批要件过多等问题,能合则合、能减则减;对场所设施设备落后、人员能力素质不高等问题,加强硬件建设、强化人员培训;对公职人员不担当不作为、门难进脸难看等问题,从严查处、绝不姑息。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通过“走流程”,一批程序不优、运转不畅、效率不高、服务不佳等群众“办事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网上办”“马上办”“我帮办”“一次办”逐步成为服务企业和群众的主流方式。各级领导干部以实际行动,走出了流程再造新成效、转变作风新气象、群众办事新感受,全省上下“办事不求人”的良好环境正在形成。

  哈尔滨市创立“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同步审核、信息互认”的多层级多部门并联服务工作机制,推出10项便民利企集成联办服务,实现“一件事情”一套材料、一张表格、一个窗口的审批目标。省自然资源厅针对重点项目用地报批慢问题,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优化用地用矿报批服务的若干意见》,健全完善工作界面清单制、快速报批受理制、项目审批帮办制等制度措施,提高用地报批速度和审批效率。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大力推进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9月初可全部上线运营,实现全省“一网通办”,真正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省体育局重新制定了省市县三级25项体育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规范,形成同一层级标准统一、要素规范、运行高效的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最大限度压缩办事时限,一级、二级运动员等级称号授予办件时间由6个月压缩为30个工作日。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针对农户贷款手续繁琐问题,取消了房产证明、农信社机构和人员签章,农户基本信息采集表等4个要件全部实现电子化录入,征信授权书、借款合同等7个要件全部系统自动生成,实现农户贷款少跑腿、省时间、不求人。

责任编辑:李玥

【专题】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