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哈合作首个“飞地经济”项目建设大幕拉开
建筑工人忙碌的身影、车辆往返穿梭、塔吊起起落落……秋风送爽,硕果累累的季节里,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首个启动项目科创总部项目正抢抓工期,力争2022年10月31日项目一期投入使用。
“科创总部作为产业园区核心启动区的首个启动项目,我们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南北互动的样板工程,让深圳的市场理念能够落地生根,助推哈尔滨创新转型发展。”深圳(哈尔滨)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奉均衡告诉记者,科创总部项目用地面积约22万平方米,总投资近40亿元,分两期建设,集合了展示、会议、研发、办公、柔性生产、居住、商业服务等10种功能,构建从“创新创业-孵化加速-总部上市”+“科技金融”产业全生命周期发展平台。
“科创总部项目一期主要是‘创新创业、孵化加速和人才公寓’三大内容,二期主要是总部办公内容。目前,一期Ⅰ标段地下室工程完成形象进度30%,展览馆桩基础工程施工完成。按照目前施工进度,计划2020年5月末展馆投入使用,2022年10月末项目一期投入使用。”深圳(哈尔滨)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华说,科创总部项目采用寒地海绵城市的设计,争取将该项目打造成为第四代现代化智慧生态园区。
“我们引进深圳标准和管理理念,并融合哈尔滨市地方管理特色,以信息化为手段,以提高工程管理及监管信息化水平为目的,围绕施工全过程管理,建立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生态圈。”深圳(哈尔滨)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许华说,目前,正在搭建从深圳引入的“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借助科技手段,加强工地施工精细化管理,力争将科创总部项目打造成黑龙江省安全文明标准化示范工地。
科创总部项目仅是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一部分,未来这26平方公里,将崛起一座“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
“园区将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智能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在产业布局上,将按照‘0~1,1~10,10~100’的全生命周期产业发展路径,促进产业上下游集群发展、协调发展。”奉均衡说,产业园区1.53平方公里核心启动区将形成1街6坊的空间布局,除与中央公园复合建设的创智大街外,形成包括一个科创总部坊、两个生活坊和三个产业坊的6个街坊,在开发模式上吸收类似深圳留仙洞等产业园区的开发经验,提出“街坊整体开发+设施捆绑”、“弹性街区控制”等模式。
将“深圳基因”植入哈尔滨新区沃土
5月9日,哈尔滨深圳两市签订合作协议,项目正式落地;5月17日,由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哈尔滨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了深圳(哈尔滨)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8月10日展览馆桩基础工程施工完成,截至8月25日,一期Ⅰ标段地下室工程完成形象进度30%……以时间节点为坐标,项目推进可谓环环相扣、有条不紊进行着。同时推进落地的还有“带土移植”来“六深”,即深圳团队、深圳体制机制、深圳政策体系、深圳理念、深圳作风及深圳精神,在不到四个月时间里,这“六深”并未水土不服,反而已将深圳基因植入哈尔滨新区这片沃土,并随着项目的有序推进陆续开花结果。
“招投标‘评定分离’是我们从深圳‘带土移植’的一项先进制度,有利于黑龙江省搭上先进理念的快车,激发市场活力。”许华说,通过招投标“评定分离”使招标人定标信誉好、服务优的企业,是奠定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科创总部项目能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如期推进的基础。据悉,招投标“评定分离”作为深哈合作政策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取得实质性进展,截至目前,通过“评定分离”已完成4个招标项目,另有一个项目正在进行中。
“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全部纳入了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内,将在自贸区哈尔滨片区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服务体系,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先行先试,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奉均衡介绍说,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将强化引领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研究,打造“1+1+N”政策体系,推动哈尔滨市制定《关于加快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发展的若干意见》及《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并根据园区需求制定《招投标评定分离管理办法》、《新型产业用房(M0)管理办法》、《招商引资实施办法》、《人才发展实施办法》、《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科技创新发展实施办法》等配套措施,充分用好国家级新区的改革权、试验权、先行权,以能复制皆复制、宜创新即创新为原则,进一步创新完善园区的政策管理体制。
携手探索深哈联动新路径
“哈尔滨拿出26平方公里土地,如此大规模跨地域对口合作,这在全国也属创新之举。我们希望通过3~5年时间,探索出南北互动新模式、新路径,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做出努力。”奉均衡对未来充满信心。
坚守信念是打开事业之门的金钥匙。为建设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派出以奉均衡为首的“9人男团”来到哈尔滨新区,他携妻带子,抱着扎根新区的信念,不但要打造一个物理上的产业园区,还要把产业园作为推动哈尔滨新区体制机制创新的一块“试验田”,力争将产业园建设成为哈尔滨体制机制创新区、黑龙江对外开放引领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及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
目标明确、思路清晰,9人团队从5月5日一到哈尔滨,就和哈尔滨派出的8人团队一道全身心地扑到项目建设上。仅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公司设立、首批人才招聘等前期工作。
“深圳派驻团队的特点是年轻,平均33岁。33岁正是干事创业的黄金期,我们带着老婆孩子举家搬迁至哈尔滨,这样才能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奉均衡称9人团队为“新哈尔滨人”,并号召大家要扎根哈尔滨、热爱哈尔滨、奉献哈尔滨。对新招聘来的人才,除了薪资待遇要对标深圳外,还要通过培训把深圳理念注入到新员工脑海里,把深圳DNA复制到每一个人身上。
专业人干专业事儿。采访中记者了解到,9人团队成员均有十几年的园区建设及运营经验,特别是奉均衡、陈玉刚、许华三人,3年前,便组团到四川广安开展跨区域合作,建设广安(深圳)产业园,积累了丰富的产城开发经验。不到3年时间,广安(深圳)产业园的蓬勃发展拉动了当地经济增长,该产业园也被四川和深圳誉为区域合作精彩典范和样板。目前,产业园的建设速度及创新能力就是9人团队能力的有力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