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省法院  >  法院动态
搜 索
劝酒又出事了!参加酒局的我该怎么做?
2019-09-06 15:59:15 来源:黑龙江法院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很多人都曾遭遇过劝酒,经过劝酒人一番说辞后,就连不喝酒的人,也都“抹不开面子”要喝上几杯。本来朋友聚会是一件高兴的事,可是一旦喝“嗨”了不加注意,没准就朋友变成仇人......

  近日,家住宝泉岭的李某,应多年未见的朋友王某之邀参加聚会。为了活跃气氛,王某还叫了6、7个朋友一起参加。聚餐中,大家喝了白酒换啤酒,喝了啤酒换红酒……

  渐渐的,李某就不胜酒力,不省人事,趴在了酒桌上。见李某醉倒了,王某察觉到他状态不对,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对李某采取急救措施。然而,当救护车到现场的时候,李某已因饮酒过量,心脏病急性发作,不治身亡。事后,死者家属将参与聚餐的王某等7人告上法院。

  宝泉岭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李某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意识到过量饮酒的危害,却放任自己过量饮酒,突发心脏病死亡,其自身负有重大过错,应承担主要民事责任。7被告明知李某身体不适,却对其饮酒未加提醒、劝告,未尽到同饮者应尽的义务,承担次要民事责任。

  法院判决7被告共同承担15%的赔偿责任,共同赔偿李某家属73145.29元,其中聚会组织者王某赔偿23143.59元。勿要强迫劝酒

  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饮酒人,作为完全行为能力人,应对自身过量饮酒行为负责任。但是聚餐者主观上有强迫的过错,且有明显的强迫劝酒行为(包括拼酒、语言要挟、刺激对方、野蛮灌酒等行为),造成饮酒人伤亡,就要承担过错赔偿责任。

  记得将饮酒者安全送回家

  朋友之间的情谊不但要体现在酒桌上面,酒后的安全照顾义务也是深厚友谊的体现。如果同饮者因喝酒丧失或即将丧失对自身的控制力,无法支配自身行为时,共同聚餐的人若未能尽到照顾、护送及通知家属义务,明知其独自离去会发生危险而放任的话,那么因存在一定的过错,也要承担相应过错责任,按比例承担赔偿责任。一定劝阻酒后不能驾车

  共同聚餐者对醉酒者酒后驾车(也包括骑电动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负有劝阻义务,法律明确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饮者也要制止醉酒者的驾驶行为,避免出现人身伤亡的情况。

  温馨提示

  无论在任何时候,饮酒一定要适可而止,不要灌酒劝酒。如果有朋友喝多了,尽量送其安全到家。只要聚餐者都能做到互相照顾,及时劝阻,拒绝酒驾,悲剧就能避免。

责任编辑:郭丽颖

【东北网专栏】黑龙江省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