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问答龙江七十年】王文涛:建设良好营商环境 实现“投资必过山海关”
2019-09-06 16:36:51 来源:东北网  作者:霍枭涵 王春颖 孙强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9月6日讯(记者 霍枭涵 王春颖)6日上午,“新时代黑龙江重振雄风再出发”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发布会上,中国新闻社记者向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文涛提出问题:“现在各地都特别注重营商环境的建设,黑龙江也把这个写进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目前,市场主体的反馈是营商环境有所好转,一些知名的企业也去黑龙江投资洽谈。请问有没有关于龙江营商环境进一步的介绍,下一步将怎么做,吸引大家去黑龙江投资兴业?”

  王文涛省长的回答是从两个关键词说起的。第一,“办事不求人”;第二,“投资必过山海关”。“大家都感觉到,在办事情方面,很多都要求人,因此,我们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来打造办事不求人的营商环境。同时,企业家来了又提出投资必过山海关,”文涛省长说,其实“办事不求人”“投资必过山海关”指向的都是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改善是个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提了六个方面任务要求,第一个讲的就是“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所以营商环境对我们龙江发展至关重要。

  王文涛省长表示,“办事不求人”和营商环境紧密相连。“办事求人”,有的说是一种文化,也有的说是一种社会风气,各地或多或少都有,但是不能因为有就是合理的。它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格格不入的,和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要求也是格格不入的。“办事不求人”成为热搜,说白了就是戳到了企业的痛点、百姓的泪点,以及我们政府工作当中的难点。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要求是按规则办,不用去求人,因此从“办事不求人”这么一个小切口进去,来推动营商环境这个大课题。他说:“做到办事不求人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久久为功,踏石留印。”

  作为一个小切口进去,改善营商环境,从哪几个地方开始?王文涛省长表示,一是从老百姓办事不求人开始,比如黑龙江提出上学不求人、看病不求人、办证不求人、打官司不求人等。二是用“放管服”倒逼不求人,下放权力和审批,比如转变政府职能,在哈尔滨新区,过去最麻烦的就是审批,现在对一些重点企业采取了“承诺即开工”;比如通过在哈尔滨新区实行的“办证即营业”;比如在大庆首推的现已在全省推广的“首席服务官”制等举措,倒逼不求人。三是通过“键对键”来实现办事不求人,推动“网上办、一次办、我帮办”,“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很多办事可以在手机端、PC端去办,通过“键对键”减少“面对面”。四是依法推动办事不求人,“新官要依法理旧账”,对于完全合法合规的,那就依法兑现;对于有可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当今条件和法律框架下可能会有一些难度的,也要依法解除,解除以后可能涉及到赔偿问题,也必须回到法治轨道上来解决,这就是通过依法办事来推动不求人。

  王文涛省长指出,黑龙江省委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每年春节第一天上班就召开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大会,而且明确省纪委监委要查处曝光一批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人和事,释放出“谁砸龙江的牌子,就砸谁的饭碗”的强烈信号。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可能感受到了营商环境的积极变化,所以第二句话接着来,‘投资必过山海关’,”王文涛省长说,目前,我省正在大力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的环境,让企业来龙江投资兴业,但是优化营商环境就像作风建设一样,永远在路上。国家批准了黑龙江设立由三个片区组成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我们要抓住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展契机,用好这个战略期,关键在于先行先试,大胆试,大胆闯,努力实现“投资必过山海关”。

责任编辑:李玥

【专题】新时代黑龙江 重振雄风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