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飞驰的马拉雪橇、炫彩的霓虹灯。
神州北极漠河早已披上银装,
火热的冰雪游序幕拉开。
找北、找冷、赏雪、看鹿……
乘火车、坐飞机、自驾,
无论何种方式,
这个冬天,
与“北极”有个约会。
夜宿北红村


地理坐标,中国最北行政村——北极镇北红村
虞帅芹小两口在北红村开的客栈名为“漠河县最东一家客栈”,“今年冬天接的第一个大团是昨晚来的南方10人团。我们这里好多客房都是火炕,最多可以住30多人,现在开始陆续在网络平台上接受预定。”

12日一大早,“漠河县最东一家客栈”的客人便收拾行李,赶赴下一个景点。
刚吃过早餐的罗女士说:“怕受不了北方的冷,又想看雪,大家相约11月上旬就来。还带了无人机拍摄雪景,拍出来的黑龙江九曲十八湾全景和宣传册上差不多呢!”罗女士他们11月11日下午到达北红村,12日一早乘车赶往北极村。

村里,家庭旅馆的牌子一个接着一个。
北红村距离漠河市130公里,距离北极镇118公里。冬天到九曲十八湾游玩,夜宿北红村是“必选”。这个最北村搭上“旅游”红线,村里70户人家经营家庭旅馆。

穿上花棉袄,戴上耳包,端着干菜,笑迎远方来的游客——家庭旅馆要的就是这种淳朴和温馨。
党支部书记赵民兴在村里算是第一批经营民宿的,2012年便开始做家庭旅馆。爱人李金华正在缝制红花布枕套,为免费供游客拍照的服装缝上扣子。大花被、花枕套、花布衫成了北红村民宿里的“必备品”。

翩翩起舞的俄罗斯少女,栩栩如生。
北红村46户村民有俄罗斯血统,2008年被评为俄罗斯民族村。近两年来,村里俄罗斯元素更多了:套娃雕塑风趣可爱,也充当着经营内容的指示牌;手风琴配俄罗斯少女翩翩起舞雕塑,有形更有神;俄罗斯风格的酒吧、简餐馆在村里很显眼……

许贵海家母亲的母亲的母亲是俄罗斯人,烤面包是祖传的手艺。
村里还有一位俄式面包大师,他家好认——门前有个“俄罗斯大婶捧着面包”的雕塑。“我家主营俄罗斯烤面包,游客多的时候一天能卖出200多个。”55岁的许贵海做俄式面包靠的是祖传手艺,“姥姥的母亲是俄罗斯人,姥姥把手艺传给母亲,母亲把手艺传给了我。”

立在门前的“俄罗斯大婶捧着面包”的雕塑笑迎八方客。
2019年,许贵海被评为“俄罗斯烤面包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的俄式面包也实现了网销。
“打卡”北极村

地理坐标,冬季最火打卡地——北极镇北极村。
北极村是漠河游的必到“打卡地”。

虽然现在很少写信,但在中国最北邮局写信的冲动会被唤醒。
最北最美邮局里寄出一封祝福的信,上世纪50年代的供销社依稀可见当年的模样。

走进供销社,不少人会不觉想起计划经济时代的童年。
经营供销社的丛先生还保留着当年的邮戳。印着“中国北极村留念”字样。“这个邮戳可是官方做的,以前小人书的扉页都盖它。”供销社里摆放着很多厚厚的棉衣和鞋。“到这儿就别管美不美了,保暖最重要。”

棉衣、棉裤、棉帽、棉手套,装备齐全。
南方的游客在装备上常常“用力过猛”,棉衣棉裤棉帽棉手套,穿得厚重。此时室外气温接近零下30度,还没到最冷的时候。

太阳西斜,雪雕匠人们加班加点的赶制作品。
挂灯笼、做雪雕,北极村紧锣密鼓为旺季的到来忙碌着。
套上马缰绳,备好雪橇。68岁的顾女士和老伴儿来到北极村,体验了一次马拉雪橇的刺激。“盖上大花被遛上一圈,感觉冷的程度能接受。”

累了一天,在客栈小酌一下解解乏。
顾女士一行6人从上海到漠河旅游,69岁的沈先生是攻略担当,制定行程在网上自助下单,便开始了此次行程。11月10日到漠河,11日晚夜宿北红村,12日晚住宿北极村,13日下午乘火车到哈尔滨,14日哈尔滨一日游,15日乘飞机回上海。

老板娘就是店小二,“老地方”客栈总是那么红火。
在北极村,顾女士一行住在“老地方”农庄,店主王秀娟干活麻利,待客周到。“中午大爷大妈从饭店打包了几样菜我帮他们热热,晚上又点了几个菜。”独立经营民宿6年,王秀娟说她的客栈经常爆满,即使淡季每天也能订出两三间房。

石碑面南,游客面北。神州北极,我来了!
在必到打卡地“神州北极”的石刻旁,浙江台州游客说他是一个人的旅行,静静的来找北,看雪。

爱的甜蜜,容易让人找不到北。情侣一起找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佛山一对情侣正在相互录制小视频,人在雪中跳跃,第一次见雪难掩兴奋。
车站机场忙起来

古莲机场迎来坐飞机“寻北”的游客。
地理坐标,最北火车站、飞机场——漠河站、古莲机场。
漠河火车站和古莲机场的客流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旅游的淡季和旺季。
眼下,古莲机场常态化航班一天两次,客流量日增。13日12点10分,JR1567航班降落漠河,乘客们有序走出机舱。个别乘客竟然错误估计天气,穿着短袖就出来了。工作人员介绍,近期客流量呈上升趋势,这是火热旅游季到来的“信号”。

游客鱼贯而出,迫不及待的开始“寻北”之旅。
相比之下,乘坐火车出行的游客较多。“七八月份,每天近1800人,淡季每天450人左右。早晨8点多到达的K9039次游客多,10点多这趟车人数相对较少。”等候K7041次列车进站的间隙,加格达奇车务段客运主任李忠玲介绍说,漠河火车站每天通行三对列车,从哈尔滨往返漠河两对,从齐齐哈尔往返漠河一对。旅游旺季时,会增加列车。

载满游客的K7041次列车缓缓驶入站台。
13日10点28分,从哈尔滨开来的K7041次列车进站。

从极热的马来西亚来到极寒的北极漠河,要的就是“冰火两重天的感觉”。
车上下来一个从马来西亚来漠河的旅游团。游客说,他们从新加坡直飞哈尔滨,再从哈尔滨坐火车到漠河。

拍张照片,完成“打卡”。
到站的第一件事,是在站前合影。能穿身上的厚衣服都穿上,迎接“寒冷”之旅。带团导游来自大兴安岭国际旅行社,她说,这是她今冬接的第一个团,马上就要忙起来了。

南方游客尽情享受冰雪乐趣。
最冷的天,最北的雪,热情的人们,正在等待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来这里赴一场冰雪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