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9日讯(记者 霍枭涵 许诺)19日下午,黑龙江省召开“2019年水上安全形势”新闻发布会。发布会通报了我省2019年水上安全形势以及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船舶防污染工作的相关情况并回答新闻媒体和公众关心的问题。

2019年,我省辖区共发生水上险情8起,其中一般险情6起,较大险情2起。遇险人数115人、获救112人、失踪3人,遇险船舶13艘、获救12艘、翻沉1艘。搜救成功率97.4%。今年发生的8起险情中有4起直接或间接由洪水引起;近两年加大对高速客船、新型船舶(如摩托艇、帆船等)以及流冰期船舶的安全监管,今年高速客船及新型船舶未发生险情,流凌期发生一起货船缆绳崩断险情。水上安全形势保持总体持续稳定。
2019年,黑龙江海事局编制了水上险情“6+1+1”预防预控与应急指南。其中,第一个“1”指《黑龙江海事局水上险情应急处置程序》,是水上险情一般应急处置程序。第二个“1”指黑龙江海事局编制的一套四季水上险情预防预控指南,其重点是险情的事前预防预控。“6”指针对辖区客船、货船、乡镇船、新型船、桥梁防碰撞、人员落水救助等6个方面水上险情,细化了不同险情的预防预控与应急处置。
在汛期,黑龙江海事局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通过定点驻查、巡航检查、夜查等形式,对辖区重点航运企业防汛责任、防汛举措落实情况和重点船舶的系泊设施、消防救生设备、应急应变部署情况、机器维护保养状况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并跟踪整改隐患,实现安全监管闭环,确保了辖区安全稳定。
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制定了《黑龙江省船舶污染物接收、储存、转运、处置联单制度和联合监管制度》并发布实施,协助省政府制发了《黑龙江省防治船舶污染水域应急反应能力建设规划》,建立并实施了黑龙江省河湖船舶污染监督长制。
黑龙江海事局联合相关单位开发了镜泊湖旅游船舶智慧监管系统,实现了“船舶定位及跟踪”“一键报警”“船员动态管理”“气象水文监测”“船舶防污染管理”等综合性水上安全与防污染监管功能,形成了水上交通安全“动静结合”的全新执法模式。
据统计,目前全省摩托艇数量为337艘,帆船60艘,主要分布在哈尔滨、大庆、牡丹江、齐齐哈尔景区内湖,水面状况相对稳定,但遇大风天等恶劣天气,安全风险仍然较大。针对新业态,在管理上黑龙江海事局协同联动,形成水上新业态管理工作新格局。
黑龙江海事局在全国同步推进“一网通办”涉水行政审批业务,为涉水企业营造更为便捷营商环境。自10月10起,“一网通办”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实现了网上办事“单点登录、一次认证、全国漫游”的功能。
下一步,黑龙江海事局将继续全面推进“平安辖区强化工程”和“绿色发展优先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