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医大二院的李家宁大夫在隔离区内查房。
黑龙江日报2月24日讯 1月29日16时15分,这个时刻对于哈医大二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副主任李家宁来说值得记忆终生。
作为我省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成员,就在这个时刻,他率领15人的医疗组首先进入了受援医院武汉协和医院西院的11楼病区,为我省医疗队抢出了赴湖北抗击疫情的“第一块阵地”。之后的二十多天时间里,他们医疗组完成了“龙江组套”,为后来的医护人员提供了可借鉴的“临床路径”。
李家宁作为这些故事的亲历者,每当和人谈起这些,始终认为自己是幸运的。
他说,很幸运医院能够批准自己请缨参加医疗队,领队信任让他第一个进驻病区,另外的幸运就是被当地患者视为亲人。说起第一天进入受援医院病区的过程,李家宁用“忙得忘了紧张”来形容。他说,自己虽然经历过包括非典等在内的多次医疗救援,但这次进驻病区之前多少有些紧张,而原因就是,自己代表医疗队第一个进入病区责任重大,如果搞不好会极大影响队伍的士气。然而他进入病区后,就没有“机会”紧张了,因为病人几乎是瞬间就被送进病房。从下午四点到晚上八点,14个重症患者甚至是生命垂危的病人,让他们团队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四个小时。
就是这四个小时,李家宁团队积累了宝贵的重症接诊经验,并在紧张的时间内,初步归纳了按照患者症状轻重制定的基本“临床路径”。而后经过不断完善形成了被一些医疗队认可的“龙江组套”。
“三姐弟的故事,一定是在我从医二十多年经历中值得留下的记忆。”李家宁介绍,在进驻病区当天,病情较重的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准备入院治疗,当时医院病床非常紧张,弟弟就把住院的机会让给了姐姐。这件事让他心里很是惦记,第二天,他就协调医院让这个弟弟也住了进来,并且安排在一个病房。
由于第一批重症患者老人比较多,对这些患者的心理安慰和营养管理就成了李家宁他们的重要工作。用亲人般的温暖给这些患者以安慰,让他们摆脱焦虑和恐惧;用队员节省下来的水果和牛奶等,给他们补充营养。在元宵节这天,医疗组的队员们还给患者们送去了节日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