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6日讯(周同记者杜筱)黑龙江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哈医大二院呼吸内科二病房主任陈宏作为一名参加过非典防疫、甲流防疫,有着丰富医疗救援经验的“老兵”,疫情期间一直辗转各地对省内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进行会诊和救治。12日晚十点多,接到支援武汉的通知后,他连续驱车8小时,在队伍出发前赶了回来。作为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总联络员与160名医护人员一起踏上飞往武汉的航班。他说:“抗击疫情,义不容辞!”



到达武汉,一宿未睡的陈宏就跟随医疗队队长蒋传路来到武汉市第一医院了解医院布局、科室分配和医疗流程,全面对接工作,准备接管病区。为了使大家能够更好的使用无创呼吸机和了解新冠肺炎的救治过程,他为队员们编写了简明版《新冠肺炎患者入院常规诊疗流程要点》,从六个方面进行培训介绍。当晚21点30分,陈宏带领第一小组医护人员率先进仓,与在仓外负责病历书写和医嘱录入的第二小队并肩战斗。陈宏从开始培训到走出隔离病房,已经连续工作18个小时。此刻,距离医护人员们抵达武汉不到20小时,真正做到了召之即来、落地即战!
正式接管病房后,医生们不断收到一位名叫“清新的风”传来的信息,包括患者病案、病情记录,这是陈宏的微信。为了随时方便隔离病房与外界沟通,开展多学科会诊,他把自己的手机留在隔离病房内,任何患者的情况可以凭借这部设备与外界沟通,通过这部小小的手机,全部医疗队专家意见和智慧都及时传输到了病房内。
期间,一名77岁的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情况十分危急。值班医生一边抢救一边拨通他的电话,正在休息的他迅速接起电话,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针对性给予指导,经过紧张有序的救治,使患者转危为安。这样的例子几乎时刻发生在他的身上,只要对救治患者有利,他都无时无刻、竭尽全力。
在救治过程中,有些重症患者由于长期隔离和疾病的折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烦躁,同时,普通型的患者逐渐好转后又急切地想出院,情绪紧张。陈宏结合实际,提出在临床治疗的同时,要加入人文关怀的内容,辅助以心理疏导。查房中,他了解到有的年轻患者吃不饱,他马上安排人和院里的负责人联系,每餐给患者加一份盒饭。还有一个81岁的患者已不能正常进食,他就把自己的酸奶让给患者。通过这样的朝夕相处,医患之间形成了默契和感情,也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作为医疗队第一临时党支部书记,他时刻关心队员们的生活和工作状态,详细了解大家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解决。组织开展临时党支部的“党群手牵手心连心”活动,积极听取大家心声,及时传递党组织的温暖。在陈宏的影响下,哈医大二院感染科医生黄海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她表示:老党员的镇定与经验,冲锋在前的精神,时时刻刻影响着自己,让她坚定了对党的热爱和要成为一名党员的决心,她要像陈宏老师一样,做抗“疫”最坚强的战士。
2月16日,陈宏在武汉过了一个特别的生日,没有蛋糕,没有蜡烛,队员们用苹果摆了一个“生日蛋糕”。他很高兴:“苹果寓意很好,我一定把你们平平安安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