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黑、起早对一线防疫干警来说“那都不是事儿”。无数个寒冷的清晨和夜晚都能看到防疫干警的身影。

老党员朱焕朝在华山北路的锋华城小区值守。因为小区曾有一名居民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所以目前实行全封闭管理。他第一时间报名下沉社区,主动承担起夜班值守任务。谁不想在温暖的家里睡个安稳觉,可是他说:“夜班太辛苦了,还是我来吧,对一个曾经当兵参加过抗洪的人来说,深夜上岗不算什么!”

张磊每天工作时间是早上6点到8点,晚上8点到10点。几天的值守虽然时间不长,但他深有感触:“参加这次战‘疫’,既让我感受到‘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又感受到保卫家园的使命感。同时,我也感动于基层工作的不易与艰辛。向奋战在一线砥砺前行,奋勇向前的同志们致敬,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能跑腿会干活
生活用品采购、送快递
派发酒精、口罩
帮忙把楼道里的垃圾带走
......
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社区防疫干警
“腿脚得轻便、眼里得有活儿”

为居家隔离观察住户采买生活用品已经成为穆宏达和郝捷的日常工作之一。“我们是那些孤岛(被观察住户)延长的手和脚、耳和眼,虽然他们被物理隔离,需要宅在家中,但我希望我们的热忱帮助,能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让他们不会感觉被孤立。”

带走生活垃圾
“既然都已经到这了,就把他们的生活垃圾一起带走吧。”每当有去居民家门口进行隔离封条检查的工作时,朱玉帛都会把楼道里的垃圾一起捎到外面,在他看来,“这没什么,都是我应该做的。”

王宪超和周波为被隔离住户派发酒精、口罩等防疫物资。
多动嘴“少喝水”
每天为出入的居民登记、测温
值守站岗
不断地询问、检查
有时忙得连水
都顾不上喝几口

周强在星光耀小区值守,小区有商务楼4座加上住宅楼5栋共有2982户,居民较多,他每天从早上8点半到下午4点半,需要工作整整7个小时。虽然都是重复着简单的工作,可同样的问题、同样的话要反反复复地说,反反复复地解释,即使说到口干舌燥,他还是不敢多喝水,“这里白天有时只有我一人在岗,而且没有卫生间,还是尽量少喝水吧,省得添麻烦。”

魏玉洁也遇到了类似情况。因为香顺社区人员不足,情况紧张,她主动报名成为香顺社区的一名志愿者。从早8点到下午3点,虽然工作内容就是为出入的居民登记,可中午出入的居民络绎不绝,去购物的、上班的……每个人都要仔细询问,查清写明他们的身份证号、电话号码、外出事项、出去回来时间等。经常还会出现她一个人值守的情况,所以除非特别渴,她才会喝点水,因为上厕所太不方便了,她怕因此漏掉出入人员。
送帮助忙咨询
值守时,看到别人有了困难
“能帮就帮一把”
温暖他人
也温暖了自己
....。。

王洪亮在下沉社区后,了解到小区物业人员急缺口罩,每两天才能更换一个,便通过各种渠道联系200个医用口罩赠送给物业,以解燃眉之急。法院人主动为社区为居民提供帮助,他们的一句“谢谢”给疫情之下的“寒凉”与“冷漠”注入一丝暖意。
李景辉在道外区升平社区温州商城卡口值守。2月24日上午9点,先后有多名老人外出买药,可冰雪路面太滑,李景辉反复提醒并搀扶老人避开危险路段。在值守过程中,他了解到,社区老人经常去附近某家银行领取退休金,但目前该银行并未营业。李景辉积极联系社区和银行工作人员,帮老人联系到附近另外一家可以领取退休金、正常营业银行。
好脾气善调解
对来往人员、车辆
排查、登记,耐心讲解国家政策
对不符合规定的人员进行劝返
这些工作需要极大的毅力和耐心
还可能面对路人的不解和抱怨
或不满情绪

常鹤在公滨路和司徒街卡口对来往人员排查、登记时,遇到一位年轻女孩,一直质疑管控措施,态度很不友好。她穿着单薄的衣服,称超市就在自己家楼下却因社区管控而绕很远的路,给她带来很大不便。她情绪非常激动,不断哭闹,不愿意配合登记。面对这样的居民,首先得有个“好脾气”,无论女孩怎么说,常鹤仍旧态度温和、耐心劝解,最终,女孩按要求登记了个人信息。

有一位阿姨在出小区时被检查身份证,嘴里一直说着“凭什么你们要什么我们就得给什么,我没生病,正常出门买菜都不让!”“登记、登记,我们的信息都泄露了,你们谁负责!”这些咄咄逼人的话,让值守在防疫一线的魏玉洁很无奈,只能一遍遍苦口婆心地劝解。

孙学诗负责值守的小区较为老旧,均为非封闭小区,给隔离任务带来了困难。随着疫情确诊人数降低,很多企事业单位复产复工,归哈人员增多,使得进出人员情况越来越复杂,需要处理的问题也越来越多。25日,孙学诗发挥所长调解了一起卡点保安与来访群众的矛盾冲突,他经过政策讲解、耐心劝导、悉心疏导,才使得二人的矛盾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