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省法院  >  法院动态
搜 索
春风吹暖黑土地,法院快审快结!春耕等不起!
2020-03-30 16:06:34 来源:黑龙江法院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又到了宝贵的春耕时节

  时间不等人

  法院快审快结涉土地纠纷

  解农民春耕后顾之忧

  万亩耕地迎春归

  随着疫情态势逐渐向好,全国开始了复工复产,农业春耕备产。3月19日,齐齐哈尔中院为申请执行人黑龙江省社会救助安置中心,在春耕前执行回三万余亩耕地。

  2014年,该中心与某企业签订土地租赁合同,但因对方违约,合同未能继续履行。经过诉讼,法院判决解除租赁合同,违约企业返还租赁该中心的三万余亩耕地。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正值疫情防控期间,齐齐哈尔中院执行法官多次通过电话、微信与被执行人沟通,督促其尽快履行法律义务,但被执行人却一直没有返还耕地。

  3月19日清晨,齐齐哈尔中院执行干警驱车200多公里,赶赴执行现场。踏雪水、蹚泥地,他们深入田间地头,越过草原水池,逐块探查土地实际情况,实地记录交付过程。

  随着一张张公告的张贴,当事人在笔录上一一签字,三万余亩耕地及时回到了申请执行人手中。

  地就拿去种吧

  十多年前,周某在村委会分得承包田10条垄,因土地较少,周某生活较为拮据。周某多次找到岳父张某,请求将他的承包地租给自己耕种,待生活好转后,再把土地还给岳父。岳父张某被周某打动,将其三女儿的7亩和自己的23.63亩承包地交由周某耕种,口头约定耕种10年,不收承包费,待周某经济条件好转后归还。

  十多年过去了,周某的生活条件已大为改善,张某想收回自己的承包地,周某拒绝。为维护合法权益,张某向鸡东县法院提起诉讼。

  案件原定年后开庭,但由于疫情突然爆发,开庭日期被延后。为了不耽误农时,法官立即联系双方当事人,为其尽快安排开庭。法官多次与双方当事人沟通,终于找到本案争议焦点:双方的矛盾是因互相不理解、没有体谅对方难处而导致的。

  3月16日,鸡东县法院平阳法庭公开开庭审理了这起案件。庭审中,双方对事实认定没有异议,只是在沟通中存在一些误会,法官以不耽误农民春耕生产为主线,以当事人双方的亲情为辅,组织调解,将道理讲明白,把亲情摆出来。

  在法官耐心细致的疏导下,原告张某撤诉。“之前闹了些矛盾,现在得抓紧备耕种地了,只要孩子们能过得好,地就拿去种吧!”张某说。

  春耕款有了着落

  “法官,请您一定帮我把粮款要回来。要种地了,我连买种子和化肥的钱都没有,这都是我的血汗钱啊!”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辛苦了大半年,黄某终于迎来丰收,然而一车车粮食拉去卖,换来的却不是期待已久的卖粮钱。无奈之下,黄某将某合作社诉至呼玛县法院,胜诉后,又于近日向呼玛县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合作社拖欠的卖粮款1.6万余元。

  执行法官接到申请人电话后,在采取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并告知被申请人拒不履行其义务的法律后果,讲明限制高消费、列入失信名单对他生活上的影响。

  在法律的强大威慑下,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春耕款终于有了着落,这回我终于可以安心备耕生产了!”黄某感慨道。

责任编辑:郭丽颖

【东北网专栏】黑龙江省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