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3日讯 春末夏初,绿树成荫。步入绥滨县绥东镇东胜村,看到的是整齐划一的庭院、干净整洁的道路。村民在新建的休闲广场载歌载舞,目及之处无不勾勒出一幅悠然自得的乡村美景。
谁曾想到,2016年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垃圾随处堆放、村内基础设施薄弱、村民收入低的贫困村。可就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中,通过省住建厅的真情帮扶,让东胜村演绎了一个贫困村的美丽蝶变。
2016年,按照省委的安排部署,省住建厅定点包扶绥滨县绥东镇东胜村。任务确定后,厅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对东胜村的包扶工作,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工作队开始驻村,挨家挨户走访,摸准实际情况,谋划脱贫事宜,制定脱贫措施,全力帮助东胜村走出贫困的泥潭。
东胜村地处偏远,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内路始终没有实现硬化,出行难始终是困扰村民的头疼事。工作队在走访中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上报厅领导。厅主要领导随即带领班子成员和专家到村免费为东胜村编制了道路修整专项规划,并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终于高质量地改造完成了村内路8.1公里。同时,又于2018年为东胜村铺设人行步道2600延米,安装步道板砖3万块和500多米的铁艺栅栏。2019年,针对农民春种秋收时农产品运输的堵点、难点问题,又帮助东胜村争取扶贫专项资金近50万元,维修1900延米的田间路,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条件,使村民告别了“泥巴路”,实现了几十年的夙愿,嘴角都扬起了幸福的笑容。
针对村里没有垃圾箱,村民生活垃圾乱倒的落后局面,省住建厅又协调资金10余万元,为东胜村建设了日处理能力2.5吨的闪蒸矿化垃圾处理站,可辐射周边五六个村屯共同使用。垃圾处理站建成后,垃圾清扫回收方面仍然存在短板,省住建厅又协调市住建局为村里赠送了两台垃圾清扫车,协调县城管局投放了160个分类垃圾箱,形成了“分类、收集、转运、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我们村里现在可干净了,省住建厅真是为村民干了一件大好事呀!”村民逢人就高兴地介绍。
绥滨县地处黑、松两江交汇的三角洲地带,地下水铁、锰严重超标,各村吃水多用锰砂过滤。为了让村民吃上安全水,省住建厅积极发挥行业优势,协调省规划院免费为东胜村编制了《村庄建设规划》,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东胜村找问题、测水质、定措施,帮助东胜村更换了13吨自来水过滤锰砂和部分供水设备,并定期派人对水质进行检测和设备维护,村民饮用水全部达到了国家标准。
东胜村之所以贫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产业。为了让贫困群众彻底拔掉穷根、增收致富,省住建厅将东胜村产业项目发展作为推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倾尽全力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子。委派专人多次进行实地踏查,根据东胜村的地理条件和资源优势,确定将林下养殖作为扶贫产业的重要途径,争取省级扶贫专项资金40余万元用于养鸡场建设。为了提高贫困群众的养殖能力,省住建厅又聘请专家到东胜村开展专场培训,并通过网络等途径,随时更新最新的养殖技术。林下养鸡产业如期落地后,为贫困户累计增收3.7万元。同时,又积极帮助村民落实小菜园、大鹅养殖等一系列产业扶贫政策,并委派专人利用网络营销平台,帮助农户推销甜玉米、杂粮、青菜、大鹅等农产品。此外,还发展了农机合作社等一批好项目,使每个贫困户都有两个以上的扶贫产业链接,户均增收1700余元,带动贫困群众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曾几何时,住上安全房一直是东胜村贫困群众的美好愿望,村民这一多年的夙愿也在这次脱贫攻坚中得到了实现。这不,贫困户曲成林自从住进了新房子,甭提有多高兴了。曲成林家原来的两间住房有30多年了,被确定为危房,每逢下雨是他全家最担心的时候。省住建厅为村民落实好政策、修建新住房,让他过上好日子的劲头越来越足了。据了解,自省住建厅定点包扶以来,先后为东胜村投入资金43.5万元,改造危房27户,使东胜村的贫困群众全部住上了暖房子。 短短三年多的时间,东胜村的老百姓就走上水泥路,喝上了达标水,住上了安全房,并且还有了致富产业,足不出村就可以有活干、有钱赚。他们从心里往外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帮扶单位的真情付出。采访中,省住建厅领导一再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把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重点,继续坚守阵地。他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产业发展、环境宜居、村民乐业的东胜村一定会以更加美丽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