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1日讯(崔于 记者 包海多)连日来,黑龙江牡丹江边境管理支队老黑山边境派出所入户为辖区残障人士、高龄人群及困难群众采集信息办理身份证,打通了“最后一公里”便民服务通道。截至目前,已入户为群众办证25个。


7月2日上午,老黑山镇奔楼头村村民张某来到老黑山边境派出所户籍室窗口,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介绍了自己丈夫修某因患病多年无法行走的情况。几年前,两口子办理过二代身份证,但一次外出看病,张某不小心将二人的身份证都丢了。这两年,修某病情愈加严重,行动不便也一直没有前往派出所补办身份证,没了身份证给办理住院及医保报销等手续带来了极大不便。了解情况后,户籍民警及时向所领导和上级户政部门进行了汇报沟通。7月8日,东宁市公安局户政大队会同派出所户籍民警挎上相机、电脑及采集设备,冒雨驱车20公里山路,专程登门来到修某一家。在民警搀扶下,夫妻二人采集了人像和指纹信息,并得知一个月后,民警会将新身份证送到手上。
得知民警入村入户办理身份证的消息,村民李某急切地找到民警,称自已母亲芦某今年80岁了,双目失明多年,并伴有肢体残疾,是村里的低保户。芦某由于身体不便,始终没有办理过第二代身份证,得知这一情况,民警携带照相设备步行来到芦奶奶家,并耐心地告诉她,办证不仅有利于办理医疗、新农保,还有利于全国人口普查。经过民警一番耐心开导,芦奶奶接受了民警的建议,顺利采集了人像和指纹信息。
村民陈某的丈夫去世多年,两个儿子外出打工,女儿姜某智力有缺陷,生活不能自理,家里的一切都由母亲陈某支撑着。得知民警入户办证的消息,陈某电话联系了派出所民警,户籍民警通过网上查询,姜某从来没有办理过身份证,需要先录入人口信息,进行人像照片比对,但陈某的手机不是智能手机,也不会拍照发照片,民警让其找到邻居手机互加微信后,视频截图上传了姜某的照片。当日,民警又赶到奔楼头村,为其女儿姜某采集了人像和指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