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7月22日讯 网友陈某在“线上兼职群”中看到一则租用微信号的信息后动了心思,将微信号租给对方。结果,陈某没等来佣金,却等来了一大波好友的催债电话。
前段时间,陈某想利用假期赚点零花钱,但线下的兼职太难找,便加入了一些“线上兼职群”。一天,陈某见群里有人发布了一条广告,称只要将自己的微信号出租,一天就可以收到100到180元不等的租金,租期越长费用越高,于是陈某便添加了对方为好友。对方在了解陈某的好友数量、是否绑定银行卡等信息内容后,与他商议以每天120元的价格租用一个月,每周结算一次。当陈某好奇对方为什么要“租号”时,对方说自己在帮孩子拉票,并附上了投票比赛的截图,甚至还十分“诚恳”地提醒陈某把微信里的“零钱”都转出去。这让陈某彻底打消了疑虑,将微信账号、密码等信息告诉了对方。
谁料,几天后陈某没等来“租金”,却等来了多个好友的催债电话。原来,对方冒充他的身份,以“遇到急事求帮忙”“帮缴电话费”等理由,向账号里的多名好友进行200至1000元不等的借款,累计金额超过了4000元。
个人微信账号、收款码包含了个人隐私信息,出租实名制账号其实也已将自己的“身份”租给了对方。不法分子“短期租借”账号,实际上就是变相盗号,轻易获得大量用户个人信息。这些信息不但可能被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出售,也有可能直接被用于借款、借贷,更可能被用于违法犯罪活动,对他人实施诈骗。而如果用户明知不法分子会将账号等用于违法犯罪活动,还继续出租,就可能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面临法律制裁。
哈尔滨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提醒:出租微信账号不但存在极高的安全风险,本身也违反了微信软件的使用规定,不仅可能导致个人账号被盗、被封,更有可能危及他人乃至整个网络空间;“出租收款码”,不仅微信号可能被封禁,就连银行卡也可能因为配合调查而被冻结;在生活中看到任何类似“租售微信”“出租收款码”“借用身份证”等信息都要提高警惕,不要被蝇头小利迷惑;如在微信或QQ平台发现诈骗,请及时向警方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