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外调“客水”破题 大庆持续发力保护地下水资源
2020-07-27 13:56:24 来源:东北网-大庆日报  作者:崔义鑫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7月27日讯 前不久,随着最后一眼井的水泵被吊车提出,运行了40年的大庆油田公司北水源结束了饮用水水源的使命,转为工业应急备用水源,9眼深层承压水取水井全部封闭。这个地下水压采量达470万立方米的深井被封闭,标志着大庆市在保护地下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保障民生、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又迈出了一大步。

  “大庆因油田得名,地处松嫩平原安达闭流区,域内无天然河流,生产、生活主要依赖地下水资源。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庆市地下水开发利用进入起步阶段,地下水资源量充沛,能够满足地上工农业生产和生活需要。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油田产能不断提升、农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建设不断加快,油城用水量急剧增长,地下水供应不足,超采现象严重,大庆长垣东西两侧逐渐形成两个地下水降落漏斗,2001年漏斗面积达到3143平方公里,2008年被黑龙江省政府划定为地下水超采区。”市水务局副局长周方录介绍说。

  大庆持续为祖国“加油”,城市要发展,地下水要保护,如何维系油城发展的生命线?几代大庆水利人上下求索,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用,终于打破了水资源对油城经济发展的桎梏,为油城后代子孙守护住了宝贵的水资源。

  外调“客水”,工程措施先行破题。在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下,自1972年9月起,陆续建设了北部、中部和南部3个引嫩工程。“三引”工程将远在200公里之外的嫩江水引入大庆,解决了大庆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地下水资源超采开发得到有效缓解,地下水漏斗止跌回升。

  工程措施日益发挥作用的同时,大庆水利人也成功地将一项项非工程措施应用于地下水压采过程中。市水务局水政水资源科负责人翟志强介绍说,大庆油田原有13处集中式地表供水水源地,2001年以来,大庆油田公司陆续关停封闭了喇嘛甸等4处水源地,对其他9处进行了限产、压产、压采,深井由2001年的421眼减少到2019年的202眼。同时,大庆市水务局还积极联合城市供水部门定期进行拉网式执法检查,持续开展打击偷盗水专项行动。2013年至今,市级立案处罚150多起,现场取缔非法取水井700多眼,为供水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减少地下水年开采量约1600多万立方米。

  经过多年持续发力治理,2017年,黑龙江省政府对大庆市地下水超采区和限采区进行重新划定,并以《黑龙江省政府关于哈尔滨市、大庆市地下水超采区和限采区划定成果的批复》对划定成果进行了确认,大庆市地下水超采区面积已缩小至47.02平方公里,地下水降落深度由最深的53米上升到23米,上升了30米,严重超采区已不存在。《2018年大庆市水资源公报》显示,全市地下水资源量为20.95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蓄水变量增加3.3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31.4%。另外,《2018年大庆市超采区特征值成果分析报告》显示,大庆市承压水超采区中心地下水水位高于地下水开采临界水位0.71-5.14米,地下水超采区已经全部消失。

  “漏斗”消失了,但大庆水利人对地下水资源的关注一刻也未放松。2020年,市水务局按照上级部署,迅速下发了《关于开展地下水超采治理和保护调查及做好深层承压水压采工作的通知》,坚持“供关同步,突出重点,逐步推进,确保供水”的原则,分期分批实施深层承压水压采工作,实施地下水水量和水位双控措施,降低地下水在用水总量中的比例,降低地下水开发利用总量和强度。大力推进以地表水为水源的供水工程建设,提高公共供水管网覆盖率,关停封闭公共供水管网覆盖区的水源井,将深层承压水作为战略性资源加以保护。

  “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深层承压水压采工作,早在2018年就印发了《大庆市深层承压水压采实施方案》。”周方录说,2020年,全市要压采深层承压水1300万立方米,计划关停封闭深层承压水井60余口;到2030年,在集中式供水管网覆盖区外,除保留必要的生活用水和油田生产等特种行业用水外,将不再开采深层承压水。

责任编辑: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