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父老乡亲,一直是我心头的牵挂!——“足迹·决战脱贫攻坚龙江答卷”
2020-08-01 11:20:21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8月1日讯(记者郑通 迟亦达 刘星驰)巴彦县龙泉镇长安村位于龙泉镇中部,少陵河水穿村而过。作为巴彦县人社局驻龙泉镇长安村工作队队员的熊彦勇,自2017年6月到长安村驻村帮扶以来,与村民从陌生到熟识,从隔阂到亲近,已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并带着一片深情全力帮乡亲们排忧解难,成了贫困群众的贴心人。

扶贫干部熊彦勇。东北网记者 郑通 摄

  午后,在帮扶对象李本孝家,记者见到了熊彦勇。

  “驻村之后,我很快就摸清了全村46户贫困户、24户脱贫户的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并鼓励那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不等不靠,用勤劳双手改变自己的生活。”熊彦勇开门见山。

  “得感谢熊彦勇啊,不光支持我家老李出门打工,还为我们提供小鸡小鸭小鹅养大了卖钱,2018年我们家就脱贫了!”李本孝的老伴季立华告诉记者。

季立华向记者讲述被帮扶的情况。东北网记者 郑通 摄

  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季立华家中有6口人,自己有心脏病长年用药,儿子由于车祸致残,家中还有3个孙女在上学,日子过得很艰难。

  “现在就好多了,老头子在佳木斯打工每月能收入3000多块钱,我在村里的爱心超市干活儿,也有块固定收入。3个孙女两年来的送子车费也是他出的。”回忆起几年来的一幕幕,季立华感慨万千。

  “脱贫之后呢,我就想咱也不能光指望着别人帮啊,自己也得努力。这不,除了养些鸡鸭鹅,我还种点菜,拿去集上卖也能挣些零花钱。”季立华说,以前是天天犯愁,现在感觉心里越来越敞亮,过得越来越有奔头了。

熊彦勇接受本网记者采访。东北网记者 郑通 摄

  在龙泉镇,熊彦勇创办的“扶贫爱心超市”不定期地给村里的贫困户发放米面油、衣物,鸡雏、鹅雏、种子化肥等物资。从去年开始,他还通过这个平台给村民提供从农技知识、就业岗位信息、电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为贫困户谋划致富好门路。

  寒来暑往,早出晚归。贫困户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看到大家每次遇见他时绽放的亲切笑脸,他由衷感到自豪。

资助给贫困户的物资。东北网记者 郑通 摄

  去年九月份,因工作调动,熊彦勇告别了长安村回到县里某局工作。但他还时常回来看望乡亲们。他说,在长安村的帮扶工作的几年时光,是他人生中一段最难忘的经历。

  “我现在虽然已经不是长安村的帮扶干部了,但长安村的父老乡亲们一直是我心头的牵挂!”

责任编辑:姜继周

【专题】足迹·决战脱贫攻坚龙江答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