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7日讯 龙江县白山镇后道老村曾是个远近闻名的后进村、上访村。去年,新支部班子组建,通过党建引领,软弱涣散村大变样,不到一年的时间,上访村一跃成为全县闻名的美丽村、和谐村、小康村。人们都说——
眼下,在龙江县白山镇后道老村,环境整治正开展得热火朝天。“现在路边看见有垃圾、有杂草,我们就自觉去清掉。村子里有啥事,只要一招呼,我们就全都主动参与。”村民苏重君一边打扫着家门前的街路一边告诉记者。
包括老苏在内的很多“村公益之星”,以前可都是资深上访户。2019年以前,后道老村每年的信访量至少百余起,经济发展滞缓、村集体外债180多万,村两委班子瘫痪,村党支部被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班子三年换了五任。
2019年11月,上级抽调精兵组建的新支部班子来到村上。“刚来的时候,老百姓对我们非常排斥、不接纳,我们就主动登门去跟他们谈心、交心。打破隔阂只能靠真诚,还有,最重要的是处事公平。”后道老村党支部书记柴景权向记者介绍说。
几起矛盾支部调处的公平公正,村民们都很服气。上访和打架斗殴的事情越来越少,村里的“清化收”也得以顺利开展,不到一年核减债务109.31万。
村集体有了收入,开始集中力量办大事,便民中心、党员活动室、村民阅览室纷纷建了起来。针对村里财务公开不及时、公开内容不全面的问题,村两委将村务、财务全部公开,让群众心中有了一本“明白账”,最大限度消除干群隔阂和误会。党支部还在村里设立存美德、挣积分、取实惠的“道德银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群众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群众参与公益事业、帮贫扶困的积极性明显增强。精准扶贫户马贵忠家危房改造,孙国君等几名村民主动义务帮他铺地面。
“现在风气正了,村干部主动为老百姓办实事,村民之间也和气了,我们也都愿意帮助村里干点事。”村民孙国君告诉记者。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变化,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后道老村的变化正如龙江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赵延新说的那样:选准一班人,建好一个班子,交给一套方法,在带上多用心,在帮上下功夫,村级党组织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