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5日讯(记者 王原龙 包海多) “2017年,新建村黑木耳产业园区建成,为了帮扶我们贫困户脱贫致富,园区招聘69岁的我做园区工人采摘木耳,一天工资100元。”8月24日,记者走进汤原县香兰镇新建村时,已经脱贫致富的村民赵雅芬兴奋地介绍着现在的生活。
2013年,赵雅芬由于老伴患病常年卧床,自身年岁较大,缺乏劳动能力,被村里定为贫困户。“近年来,汤原县香兰镇新建村通过发展土地租赁、蔬菜大棚、食用菌种植、光伏发电、北药种植、村合作社总体经营六大产业,使全村118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2019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80万元,2019年获得省级文明村荣誉称号。”提到如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增产增收,黑龙江省人力与社会保障厅驻新建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柳力新如数家珍般地说道。
实施土地资源管理 积极对上争取资金
新建村严格抓好土地确权管理,明确土地权属,新增地源3000亩,增加收入13万元。申请中央扶持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省驻村扶贫、产业项目发展等专项资金430万元,建成占地总面积达6210平方米温室大棚10栋,种植黄瓜、香瓜、西红柿等果蔬,通过对外发包、自主经营等方式,每年村集体收益15万元。

大力发展扶贫产业 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新建村建设了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的38栋智能大棚黑木耳养殖园区,园区总产值平均每年达450万元,纯收益近100万元。为实现多渠道销售,新建村注册了麓南黑元宝商标,开设了自己的网站,与各大网络商城合作,将产品卖到全国各地,大大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充分发挥了木耳养殖项目带动村民致富和促进脱贫攻坚的作用。
引进光伏发电项目 带动北药种植发展
新建村还引进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占地6000平方米,装机容量300千瓦,年可发电35-40万度,年可创造收益25万元。除此之外,新建村北药种植实验地共有180亩,主要利用光伏发电小区空闲土地、蔬菜园区空闲土地、贫困户庭院经济等种植黄芪、知母、白鲜皮、防风等,今年为知母收获年(第三年),预计可为村内带来6-8万元纯收益。
据记者了解,新建村连续四年带领村民发展高蛋白大豆订单种植,年种植2500亩以上,年可为村民增收60多万元。利用省派驻村工作队专项资金,建成占地30000平方米的50栋自动喷淋水稻集中育秧园区,涉及全村4000亩水田,年可增产250吨以上,总增收60多万元,切实为集体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