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患者扎堆三甲排长队 挂号就诊二甲20分钟完事儿
2020-08-27 09:17:01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刘剑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是一所三甲医院,每天接诊患者逾千人次。

  哈尔滨工业大学医院是一所二甲综合医院,对外窗口共有六个,但只有三四个窗口在工作,这已足以接诊每天来院的患者。

  本报记者杨廷制图

  黑龙江日报8月27日讯 哈尔滨市民高先生最近有件纠结的事,“前些日子痛风犯了,非常想去医院检查一下,抓紧时间对症治疗。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原因,我又不太敢去医院检查,毕竟自我感觉身体毛病不大,不必急着去医院。”

  高先生的纠结反映出很多市民疫情期间想看病却又有顾虑不敢去医院的心声。记者调查中发现,带有这种顾虑的市民大有人在,他们想看的疾病大都不是急性的,且不是特别严重,很多是血脂、尿酸等指标超标,或是慢性病复查和常见病治疗,这些市民多半想先拖着。可有的患者拖到已经患上了高血脂、高尿酸等疾病,健康已经受到严重威胁,又不得不去医院。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记者陪着高先生实地走访省内多家医院进行了就诊体验。

  三甲医院

  患者及家属多排队有序

  20日7时35分,记者和高先生来到了一家三甲医院——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门诊大楼入口处已排起长队,大家自觉间隔安全距离,时不时还有医院工作人员上前提醒:“请大家保持一米距离。”

  进楼前一律扫码,然后自动测温,体温正常才能拿表格到填表区填写。持填完的表格再进行挂号、就诊和交款等,挂号区域地面上有很多蓝色线条间隔,记者在这里看到大家都能严格遵守一米间隔距离。

  医院患者和陪同家属虽然人数较多,但扫码、测温、填表、挂号等多个环节,患者合理分流井然有序。现场工作人员聂女士告诉记者:“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为保证所有来院患者和家属及医护人员安全,医院在防控管理上始终没有一丝松懈。现在医院每天接待的患者越来越多,加上陪同的家属,每天门诊接待量能超千人次,所以防疫管理工作严谨严格,为患者打造一个安全、放心、舒适的就医环境。”

  记者在部分省内三甲医院采访了解到,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各院防控工作都做得比较到位,但就诊的人数很多,排队待诊、就诊少则一个小时,多则一上午,运气差些的还可能被排到第二天。

  二甲医院

  挂号就诊20分钟完事儿

  高先生告诉记者,为避免排大队,他打算换家医院,去哈尔滨工业大学医院进行检查。

  记者又跟随高先生来到了这所医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医院是一所二甲综合医院,规模不大,但进入医院,同样需要经过扫码、测温、填表。

  记者发现,一大早来就诊的患者有二三十人。该医院还肩负着校医院功能,开放的挂号、收款窗口有六个是对外的,但实际上三四个窗口就已经完全满足患者需求。

  几十位患者被分流到各个诊室,排队的人明显减少了。记者注意到,10时左右,挂号的窗口已经没有人排队。医院大厅管理人员介绍,早上来的第一波患者人最多,如果稍晚些来,人反而更少。即使有时会有第二波高峰,但也不会出现患者拥挤和焦急等待的情况。

  记者采访了数位常来医院做检查的老年患者,他们也印证了这位工作人员的话。一位常来医院的老先生告诉记者,“如果晚来一会儿,有时甚至根本不用排队,直接进去挂号、就诊。假如不算取检查报告这道程序,就诊前后多说也就二十分钟。”

  高先生告诉记者,在这家医院检查最大的感受就是医院的防疫工作让人放心,让患者的就诊方便、快捷。如果对就诊结果存有疑惑,还可以带着检查报告去省内三甲医院再就诊、再咨询。

  高先生感慨地说:“以前就认大医院,如果普通小病、小检查大家都奔着大医院去,那待诊时间肯定就长,就诊环境也会受到影响。很多检查和诊疗完全可以去低一些级别的医疗机构或者社区医院。这样既很好解决了自己的问诊需求,还不用到大医院排长队,真的挺好。”

  记者随后又走访了部分二级医疗机构和一些社区医院,普遍都是就诊患者比较少,就医环境良好。

  有专家表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合理推动分级诊疗,可以有效分流大医院就诊患者,缓解大医院接诊压力,对患者到大医院就诊环境的改善会有积极影响。同时,越来越多的患者来到二级医院或者社区医院,会促进这些医院发展,让很多不需要去大医院的患者,在家附近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