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日讯 8月31日,记者从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了解到,我市积极致力于营商环境领域改革探索,通过成立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建立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制度,在个性定制、流程再造、督办评议等领域聚焦发力,“四项举措”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实现良性发展、面貌焕然一新。
据介绍,我市坚持个性定制,实现产业项目建设“加速度”。秉承“企业至上”服务理念,探索涉企服务“个性化”渠道,实行产业项目审批各环节全程领办、集中会办。落实市级领导、“首席代办官项目服务员”包保推进机制,实施产业项目冬春季停工期联审会办和建设审批“绿色通道”。并探索建审领域“承诺制”试点改革,准于“容缺审批”。开展报审项目“一图制”会审30次、对40余个项目开展联审会办,行业行政许可审批缩短至2个工作日,重点产业项目审批时限缩短至30天,创造了恒丰5万吨包装纸项目“当年立项、当年开工、当年达产”的“牡丹江速度”。
同时,聚焦流程再造,实现政务便民事项“走直道”。全面清理规范市直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先后完成6类676项行政权力事项定“流程”、765项政务服务事项“减环节、减要件、减时限”。商事登记实现全程网上办理,新注册企业审批仅需30分钟。全面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构建以一体化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交换、信用信息、政务云四大平台为支撑的数字政府建设,438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试运行,“最多跑一次”服务事项达到456项,首批梳理“一件事”任务7项,公布“网上办、一次办、就近办、马上办、我帮办”事项2056项,深入推进教育、人社等六个“办事不求人”改革,全方位、多维度改善营商环境。历时261天建成了系统高度集成、流程优化简化、环境舒适便民的民生大厦,选择与企业群众关系最密切的不动产、社保、医保、公积金等重点领域进驻,全面推行“受办分离”“一窗通办”“一网通办”等工作模式,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集成融合。
此外,全面督办整治,实现营商环境监督“无死角”。通过开展常态化检查、不定期抽查、随机性暗访,强化问题整治,扎实开展政府失信违诺等“五个专项清理整治”,启动全市“清赖行动”,清理失信违诺案件1005件,整治比例达71%。并强化以评促改,实现营商环境评价“可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