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甘南县:“庭院经济”成农民致富“新引擎”
2020-09-08 17:48:31 来源:  作者:李文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9月8日讯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甘南县坚持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和奖补政策,支持贫困户利用房前屋后小院发展特色种植,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农民增加收入的“新引擎”。

  一场细雨刚过,甘南县长山乡永恒村村民张朋芝抓紧时间给自家小园里的赤芍除草。听亲戚说种植赤芍效益高,而且县里还有奖补政策,这让她动了改变种植品种的念头。过去她家小园里只种些蔬菜和玉米,今年她把房前屋后的4亩土地都栽上了赤芍,如今长势良好,她抓紧时间进行田间管理,期待有个好收成。“按照目前的价格来算,种玉米的话,每亩一年大概收入450块钱,而赤芍一年能收入5000多块钱,差十多倍呢。虽然第五年才能起收,但从第三年开始就能收籽卖钱,又增加一项收入。”说起赤芍的收益,张朋芝信心满满。

  为了鼓励农民利用小院发展赤芍种植,甘南县出台了每亩赤芍在收益期内补贴1900元的政策,每户农户最高可享受到2亩的补贴政策。也就是说,张朋芝家种植的4亩赤芍可以享受到2亩共计3800元的补贴。这也是除了收益高以外,张朋芝坚定信心种植赤芍的重要原因之一:“房前屋后好管理,而且还有补贴,就相当于有保底了,信心还是挺足的。”

  同样享受到“保底”政策的还有长山乡长新村村民翟正祥。2017年脱贫后,为了帮助他巩固脱贫成果,帮扶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帮助他在自家小园里栽植了2亩共计300株桑树,并帮助他同甘南县果皇公司签订了回收订单,享受每斤桑果保底3.5-4元回收的政策。去年他家的桑树开始挂果,今年就能够采摘售卖了。“1亩地能产果300斤左右,以往1斤市场价大概在8块钱,我这2亩地能卖4800块钱。关键不怕行情不好,有订单兜底,好好管理果树就行了。”

  甘南县地处大兴安岭南麓,气候相对干旱,春旱等灾害频发,西部、北部乡镇多丘陵漫岗,农业生产条件差,仅靠种植玉米等大田作物,实现贫困户持续稳定脱贫难度很大,为此,甘南县把发展“庭院经济”作为了脱贫成果巩固提升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以小浆果为主的林果产业、中草药产业及其他经济作物庭院种植,并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政策,引导鼓励贫困户利用庭院种植,实现稳定增收。目前,全县发展庭院林果3590亩,其中贫困户1483户1320亩,主要品种有蓝靛果、黄太平、桑椹、树莓、李子等,树莓、蓝靛果、桑椹等旺果期可达到30-50年,亩效益超过5000元,可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全县庭院种植中草药2万亩,其中贫困户2410户2326亩,主要品种有关防风、赤芍、黄芩等。以关防风为例,经测算,亩产干品150-200公斤,目前市场价格每公斤80-100元,每亩效益最高可达2万元;全县庭院种植其他经济作物3347亩,其中,贫困户678户806亩,主要品种有甜玉米、黏玉米、杂粮杂豆、勾勾黄、菇娘等,通过经济作物品种的多样选择,真正把农家庭院的“方寸地”,建成了脱贫致富的“增收园”。

  此外,甘南县的庭院经济摆脱了过去传统的小农经济形态,是有“顶层设计”的“三带五有”庭院经济,“三带”即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带动、扶贫项目带动,“五有”即有订单和销售渠道、有保底价、有技术指导、有贫困户参与、有县域产业基础,确保了项目可持续,贫困户稳定增收,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切实提高了土地比较效益。下一步,甘南县将进一步由贫困户向一般农户延伸,既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又帮助一般农户增收致富,同时由庭院向大田延伸,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责任编辑:姜继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