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4日讯 2019年,新成立不久的齐齐哈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被委任为齐齐哈尔市12个重点产业之一——现代中药业的牵头单位,负责主推齐齐哈尔市制药产业发展,助农脱贫。两年来,为了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日子富起来,市市场监管局抓住国家发展中医药的政策机遇,着眼现代中药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全面搞好种植的基础上,发挥行业优势,下大力气引导农民从几十年一贯制的“玉米当家”的传统农业观念中走出来、富起来,在鹤城黑土地上谱写着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篇章。
庭院种植:农家小院变身“聚宝盆”
“我家小院儿房前屋后加一起差不多一亩半地,都种的赤芍。种子有政府补贴,算下来基本没有成本。”2020年8月29日下午,甘南县巨宝镇工农村村民老王一边晾晒刚收获的赤芍籽一边兴奋地算着账。
“去年,我这一亩半地光赤芍籽就获利5万块钱。今年,这块地大约出籽450斤,现在赤芍籽市场价大概是150块钱左右1斤,我今年光种子也能卖差不多7万块钱。地下部分五年起收,这一亩半地能收一万两千斤鲜品赤芍根,按照今年价格至少也能卖5万元,这么一算比种菜强多了。”老王一家的笑声洒满了整个农家小院。
在甘南县,像老王一样的“草药翁”随处可见,巨大的经济效益让农民种植草药积极性空前高涨,仅甘南县庭院种植中草药面积就达2万亩,带动农民致富1万户。镇里中草药种得好,离不开县市场监管局的大力推进。他们下点进村到炕头,反复宣传政府对赤芍、黄芩、防风种植补贴的相关政策,大力打击中草药种植、收购商的欺诈行为,确保药农买到真种子,卖出公平价,走稳致富路。
规模发展:专业合作社成致富“领头羊”
在位于依安县红星乡鸿林盛康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防风种植基地,凉爽的秋风中,万亩白色防风花正在风中摇曳。两名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正和合作社理事李振东在地头说着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事。
“再有二十来天,这里的防风籽即将采收,每亩收益大概5000块钱,目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李振东透露,合作社成立之初,负责人找到县市场监管局寻求帮助。从那时起至今,县市场监管局就对合作社给予了重点帮扶。帮办合作社执照、帮收集产业政策、帮检测中药材品质、帮申请注册地理标志保护……一路走来,合作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2020年,合作社的防风种植面积实现了从700亩到11000亩的跨越,是黑龙江省单一品种集中种植面积最大的基地。此处种植的防风也被《中国药典》(2020版)收载为正品防风。
截至2020年8月末,齐齐哈尔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0.5万亩。其中,甘南县赤芍和黄芩、泰来县板蓝根、依安县防风都成了当地主打品种,寒地黑土道地药材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市市场监管部门在服务乡村振兴上,切实把自己摆在了“助”的位置上,想农事、办农事、成农事,用行动诠释着牵头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成为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当时真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拿到生产许可!”讷河鸿展集团医用、药用酒精项目负责人感概地说。年初,鸿展集团欲从食用酒精项目向医用、药用酒精延伸。得知企业需求后,市场监管部门在办理执照登记、政策咨询、扩增产能、生产许可、认证认可等方面进行了全程谋划,跟踪服务。疫情期间,该集团生产医用酒精1100吨,有力保障了本地防疫物资供应。
市市场监管局不断推进优化市场准入,促进“百万千”产业倍增计划的实现。“证照分离”改革有序推进,实行“准入即准营”,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1天,具备条件的县区压缩到0.5天……华瑞生物制药项目2020年3月动工,该项目需办理锅炉登记许可,市场监管干部主动上门,现场办公,在特种设备施工、检验和作业人员培训等方面提供“店小二式”服务。还指派专人驻厂服务,帮助企业从质量标准、产品工艺、申报审批、产品注册、行政许可等方面提供帮助,使企业在短期内投产。自疫情发生以来,齐齐哈尔市医用口罩生产企业由原来1家增加至6家,新增医用防护服、外科手术口罩注册品种,新上医用口罩生产线16条,日产口罩近300万只,有效缓解全市乃至全省口罩供应的紧张局面。
积极作为:打造制药全产业链条
“选择这里发展企业,是因为当地政府全力支持,科学规划,同时货源产量充盈且品质有保证。”康美药业负责人由衷表示,从种植、加工、检测到生产销售……市政府发展制药产业,市场监管部门注重进行全产业链服务是他选择落地鹤城的主要原因。
2020年,市市场监管局协调省市场监管局、省药监局,帮助企业筹备申报检测资质,建立了黑龙江省第一家医疗器械第三方检测平台——思信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和黑龙江省工业大麻及制品质检中心,目前均已获筹建批复。建成后,将成为我国第二家具有检测THC、CBD能力的科研单位。同时,积极推进企业向上下游延伸发展,助力培育市场,完善产业链。扶持成立了鑫昌齐公司;拟投资5.6亿元建设医疗器械产业园区;为扩展生物制药领域,依托富裕县益海嘉里广泛招商,对接广东恒健制药有限公司发展药用头孢类产品,对接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药用葡萄糖类产品,力争使企业进驻生物制药园区。
“逆旅人家近野桥,偶因秣蹇暂逍遥。村翁不解读本草,争就先生辨药苗。”而今,1000多年前的宋代如画场景正在鹤城黑土的农家院里、广袤大地上上演着。
9月11日,曙光南大街项目节点工程首座跨渠桥建设完成。该路段规划设计此类桥梁3座,桥梁一方面确保曙光南大街的贯通连接,同时也保证原有的东沟明渠在桥下顺畅经过,为周边农业生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