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年是全国和全省宣传工作创新年。按照中宣部有关工作部署,为做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宣传贯彻,总结推广近年来各地各系统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做法,展示创新成果成效,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组织开展了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创新案例征集活动。即日起,将陆续刊登各地各系统优秀创新工作案例。
让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融入小区百姓生活———以北安市打造新时代文明示范小区为例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任务要求,其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养,进而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道德建设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等,这些优秀的品德引领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向好向善,也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温暖而美好。可如何将公民道德建设落实、落小、落细,融入百姓点滴生活,从而达到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目的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

北安市和平街道辖区地处北安市中心区域,是市域内居住人口密集、商业业态发达、机关事业单位众多的核心区域。但也存在着新旧小区交织老旧小区较多、基础设施不断老化改造难度大、人员流动性大不便管理等现实问题,给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带来了新难点。
近年来,北安市委将和平街道纳入到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试点,在持续深入推进“德润北安”建设,全力打造“志愿之城”的总体思路下,以《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根本遵循,主动聚焦居民关心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进一步统筹辖区各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共资源,将传统文化、红色精神、核心价值观、志愿精神等内容融入小区建设,让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走进小区、走进楼道、走进百姓生活,通过“三区一站”的建设,纾解了居民心理的难点,打通了基层治理机制的堵点,提升了居民小区生活的幸福点,为提升公民道德建设,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一)注重载体创新,让道德建设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北安市委按照打造“红色历史文化名城”的总体目标,自2018年起组成专班,深入社区、居民小区进行多次调研,提出在小区开展“德润北安”教育三进活动(传统文化进巷道、进小区、进楼道)的工作思路。2018年在和平街道祥瑞家园打造了北安市第一个以展示北安红色历史文化为主题的红色教育示范小区,通过五幅大型主题图版和八个楼道的主题文化,图文并茂地将北安的红色历史文化展现在小区居民的面前,小区居民每日在小区内行走,仿佛穿越北安市的历史,畅游在红色记忆的长河中,品读北安的每一个红色故事、红色基因。祥瑞家园红色示范小区实现了“德润北安”三进活动的良好开端。当年,和平街道还重点打造了恒运家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示范小区,在近300米的小区巷道两侧通过几百张图片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要义和儒学中"仁、义、礼、智、信"等精髓思想,让中华传统思想精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让小区巷道成为育人树德的文化阵地。2019年建成的丽水华庭家风家训示范小区真正实现了中华传统文化进入小区、进入楼道、融入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小区内建有三幅大型墙板展示了古代和红色家训家书经典,22个楼道展示了传统八德的思想精髓、人物典故、道德楷模等,通过古文解析、名人传记让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经典呈现给小区居民,小区居民在日常的生活中便感受到传统思想的熏陶。2020年又筹资建设80平米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居民走进驿站可以读书、看报、休息、下棋,让文明行为成为一种新时尚。四大道德教育阵地的建设,为新时期街道社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最后一公里”探索出了新路径;在推动小区建设更加注重品质、品味,提高居民道德素养,促进小区更加和谐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一位资深的学术界人士参观丽水华庭家风家训示范小区时说:“将国学经典文化植入小区的教育模式,北安是首例,既提升小区的品位,又让小区居民时时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洗礼,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2018年延安采风团来北安采风期间,参观祥瑞红色小区后,一位延安的作家说:“距延安几千公里的北国边疆重镇北安,将红色基因的传承教育融入小区,真正将红色教育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让我们没有想到”。
(二)注重实践探索,让道德建设融入基层治理
为进一步将小区道德建设的教育功能向居民参与文明实践的能动性转化,相继在祥瑞家园、丽水华庭等多个小区推行“红色物业”试点、“2+1”志愿帮扶等特色载体,通过在小区居民的党员中建立党小组、推行党员楼长、实行小区事务党员议事制度,将小区中的25位独居伤残老人分别与25名医护人员、25名机关干部党员建立了“2+1”长期结对帮扶机制,每月开展医疗咨询、生活物品采购等志愿帮扶活动,并形成制度化、常态化。定期开展居民议事会、小区消夏晚会、好邻居评选等活动,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导作用,在小区居民中形成崇德向善、邻里和睦的良好小区风气。小区内还设立好人榜,定期将北安市域内的“身边好人”“三好家庭”、道德模范等事迹进行公布,用身边人教育小区居民,小区居民师云山、吴俊甫、景晓华等事迹通过好人榜的公布,让每一个小区居民体会到好人就在身边。通过文明示范小区的建设,在小区居民中汇聚了共筑和谐的正能量,同时依托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的引领,带动了“红色物业”“2+1”志愿帮扶等特色活动的开展,并与道德建设相互融合,共同推动小区治理更加融合,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关系,小区的文化建设推动了小区保洁、设施完善的提档升级,也熏陶着每一个业主爱护环境,自觉自律成为居民的常态。文明示范小区的业主满意度,物业缴费率均高于全市平均值。祥瑞物业公司经理赵忠说:“自从小区建成红色文化示范小区,物业费比以往好收多啦,小区没有乱贴乱画、乱倒垃圾的,连小孩子都知道爱护环境、爱惜公共设施,房价都跟着提高啦!”
(三)注重资源整合,让道德建设融入全民共建
在四大示范教育基地打造过程中,北安市和平街道党工委紧紧围绕市委的工作目标,依托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走出了一条共建共享的实践路径。一是建设资金多元投入。四大示范教育基地累计投资近50万元,为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街道尝试通过共建共享、企业赞助、物资合建等多种方式,先后引入旺客来、人民医院、人寿保险等企事业的赞助,缓解资金不足的难题。通过召开辖区协调会、沟通会,共组织财政局、税务局、卫健局等11家驻区单位参与共建之中,文明示范小区建成后纳入共建单位开展主题党日、廉政德育教育的活动阵地,既实现了文明示范小区的共建,又达到建设成果的共享。三年来,先后有百余家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省内外各界人士到小区开展各类主题党日、教育活动、参观调研等近500场次,受教育人员达5万多人。二是建设过程多方参与。四大示范教育基地建设实现了街道组织牵头,多部门共同参与,形成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工作模式。每个文明示范小区在建设过程中,无论是主题的确定,内容的甄选,还是版面的设计,文字校正,北安市委宣传部多次召开市文明办、市文联、市文体广局等多个部门参加的协调会、征求意见会,制定方案、研究内容、选择素材、查找材料,多方联动,力求展示的内容丰富多彩,数据真实可靠。三是建设关键贤人助力。为全面展示北安的历史,年近九旬高龄的李景贤老人不仅提供并查阅了本人撰写的十余本书籍,还提供了大量电子手稿和珍贵照片,还原了北安这方热土培养的杰出人才的成长历程,让小区居民重温北安人骄傲的历史。更加难得的是祥瑞、丽水华庭两个小区的居民在日常品读中共挑出错别字四处,标点符号五处,真正实现了文明示范小区创建全民共同参与的初衷和目标。
(一)市委高站位的顶层设计,是推动公民道德建设落实落小落细的前提条件
北安市紧紧围绕“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红色历史文化名城”“弘扬志愿精神,打造志愿之城”等创建目标,持续多年推进文明示范小区建设工作,特别是北安创建国家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以来,市委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多次主持召开常委会、推进会,明确目标、压实责任,为开展示范小区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增强了推进工作的信心和底气,激发了全市干部想干事、干成事的谋事干事激情。
(二)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是推动公民道德建设落实落小落细的根本遵循
通过道德教育示范小区的建设,可以充分证明,实施推进任何一项工作,只要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就能得到居民的欢迎、认可和支持,才能推动该工作可持续发展,最终最大化的惠及人民群众。两年多来,通过“三区一站”的建设,在全市形成了“做文明北安人,建品质北安城”的浓厚氛围,“三区一站”所在的居民小区不仅实现了小区整体环境的提升,而且涌现出了师云山、张尊华等十余位龙江好人、北安好人群体,小区的矛盾纠纷、信访总量较2017年下降了80%以上,邻里和谐已成为小区的新风尚。丽水华庭小区居民孙宪海说:“在我们小区,既能知道我国的传统文化,又能学到好的家风,以身边好人为榜样,教育子女。在北安生活在这样的小区,我很自豪,也喜欢这样的小区”。
(三)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是推动公民道德建设落实落小落细的关键所在
北安和平街道党工委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能够集合班子整体智慧和力量,并广泛发动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创造性抓好公民道德建设的落实。在文明示范小区建设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和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充分征求辖区居民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街道社区干部探索出将公民道德建设与传统文化、红色历史相结合,让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将文化基地建设与社区治理体制创新有机融合,让基地建设更有生命力的总体思路,并通过将相关内容植入巷道、小区、楼道等最接地气的方式来呈现,真正将公民道德建设融入百姓生活。
(四)整合资源共建共享,是推动公民道德建设落实落小落细的有力保障
通过街道党工委的牵头组织发动,各辖区单位积极响应,全面整合了社会资源,形成了工作合力,共同解决了建设过程中的资金不足、材料收集难等一系列难题,从而保障文明示范小区的成功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