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节约成为习惯 文明渐入人心 珍惜一餐一食成为鹤城新“食”尚
2020-09-24 11:47:37 来源:东北网-鹤城晚报  作者:梁辰 梁曌子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9月24日讯 近年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氛围在我市蔚然成风,光盘行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也成为了新“食”尚。近日,记者走访了我市部分机关食堂、餐饮企业和消费者,发现“光盘行动”已渐渐深入人心。

  【机关食堂】

  日前,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专题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倡导餐桌文明”主题活动,广大职工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倡议书”签字板上写下了自己的承诺,用实际行动践行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在全中心上下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氛围。

  食堂工作人员刘玉生表示,当他们将“勤拿少取,杜绝浪费”的标识贴在取餐窗口,将“珍惜粮食,远离浪费”的标识牌摆放在每个餐桌之后,整个食堂的氛围能够感觉与以往不同了。尤其是大家都签字写下了自己的承诺,似乎将这件事都铭记在心。如今中心食堂每日用餐人数约200人,从排队取餐到饭毕收餐,光盘率达到99%,很多干部职工对这样的变化都非常认可,都说为自己做到了“珍惜一餐一食”而骄傲。

  【堂食消费者】

  临近午餐饭点,在大商新玛特六楼餐饮区,前来就餐的顾客络绎不绝。尽管品种五花八门内容丰富,但餐后用具上极少有餐余浪费。据一位工作人员透露,最近一个阶段,她清理的餐余垃圾量大幅减少,不再不停倒剩饭剩菜了。

  文明就餐的氛围正逐渐形成,餐饮浪费正不断减少,吃不完打包成为了风尚。“以前在外用餐总爱多点几样菜,但量大经常吃不完,造成浪费。自从提倡光盘行动后,点餐时我就下意识地少点几样菜,尽可能做到不留剩菜,不浪费。”市民刘凌表示,以前就餐后想打包,总觉得“面子”上不好看。现在,她身边很多人都自动参与到“光盘行动”当中,即使外出吃饭有剩余,也主动要求打包,不再担心“面子”问题了。

  【外卖商家】

  秦可怡是一位资深线上点餐消费者。近一段时间,她在点餐时经常备注“米饭少放”等字样。“我饭量小,外卖的量总是吃不完。以前也觉得吃不了很可惜,但是没有主动寻找杜绝浪费的办法。”秦可怡说,自从全国倡导爱惜粮食、勤俭节约以来,她也深受启发。从此,每次点餐,她都主动备注,用实际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餐厨垃圾量大幅减少了。”厨仕质造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召义告诉记者,近期消费者点餐时主动节约的人越来越多了。为了提醒消费者按需就餐,餐厅入口处张贴了宣传海报,工作人员也会在点餐时提醒消费者。就餐当中,当工作人员发现餐品量减少后,会为消费者更换小餐盘,或者主动将剩余餐品分配给消费者。当消费者结账时,工作人员会提醒消费者打包,并免费提供打包餐盒和打包袋。

  【餐饮企业】

  在龙咏记餐饮公司,对员工进行提倡节俭的培训已经成为日常工作。“我们几家门店的厨师对菜谱进行了调整,将大盘菜变成了小盘菜,同时下调价格,以满足想品尝多种口味的消费者需求。”龙咏记餐饮公司经理王海坤表示,除了日常提醒消费者少点菜、打包菜品外,公司还计划推出奖励活动,对就餐不浪费的顾客赠送小礼品,推动勤俭风尚更广范地传播。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尽管我们的物质资源逐渐丰富,但勤俭节约的观念和习惯仍未过时,也绝不能丢。杜绝浪费行为,就要将勤俭节约的观念根植于心、付诸于行。光盘行动不只是打包剩菜剩饭,更代表着尊重劳动的品德,合理消费的意识。只有践行餐桌上的文明,才能真正成为节约的倡导者和行动者。

责任编辑: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