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5日讯 “卖牛,以前要走几百里,现在‘皓月’来了,家门口就能卖掉。政策给力,这回要多养!”“政策好,销路上又有大企业兜底儿,不好好干那是傻……”这些话,是记者近日在肇州县采访时听肉牛养殖户们说的。
养殖户们口中的好政策,指的是啥?肇州县畜牧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明志告诉记者,为激励农牧民养殖热情,提升养殖场标准化水平,2020年省里出台了黑龙江省农牧民补助奖励政策,明确对符合标准的新建养牛场和改造升级养牛场给予补助奖励。其中,建设标准化肉牛养殖场,100头最高可补贴30万元,单场补助最高可达300万元。如果有养牛意愿,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养殖户可以到所在乡镇畜牧兽医站填写《农牧民补助奖励政策申报表》,由县畜牧服务中心统一上报。
这次补助方式以先建后补的原则进行,即养殖户先行筹集资金按照标准进行建设,待市县验收合格,公示无异议后,发放补贴资金。同时,养殖场需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和环保条件,有用地审批、环评手续,并严格落实禁牧责任,还必须建有防疫设施和粪污处理设施。
为了落实好省里的农牧民补奖政策,扩大肉牛养殖基地规模,为园区企业提供充足的源材料,县政府制定了落实方案,主要从牛舍、青贮窖、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和机械购置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
在该县鸠洲养殖场,进入场门,首先要经过一个没过车轮的消毒池。“请您更衣。”工作人员递过来一套防护服,记者套在身上后,又进行喷雾消毒后才进入牛舍。走出牛舍,在粪污处理上,场里建有防渗、防雨、防溢流的粪污处理设施。养殖场场长徐春波介绍说,粪污处理池上有盖,四周是围墙,地面是混凝土,雨浇不进去,粪尿不渗漏、不外溢。
“我们场主要以肉牛繁殖为主,产下的公牛进行育肥,母牛继续繁殖,现在已经由建场时400头可繁母牛发展到现在的580头。”徐春波说,现在已经建成存栏1000头的肉牛养殖场,基础设施能得到300万元的补助。下一步,基础设施还要继续扩建,肉牛存栏要达到2000头,占地面积再扩大一倍。为啥?有好政策吸引,背后还有“皓月”这样的屠宰大企业“吃配”,可以说销路不愁,有来钱道儿那就挣呗。
离开鸠洲养殖场,记者又来到坐落在该县经济开发区内的大庆皓月清真食品工业有限公司。车间内的屠宰线已经安装调试完毕,保洁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车间的卫生打扫工作。生产经理潘振宇告诉记者,公司年设计屠宰能力10万头,9月18日试投产,日屠宰量达300头。届时,全县的6万头肉牛可全部吃干榨净。不仅如此,肉牛货源还要辐射到大庆多个县区。目前,已签订单5000头,随着投产日期的临近,陆续还要有大批量的肉牛进行签约。下一步,公司还要在县内建一个肉牛交易市场,日交易量将达1万头。
采访结束前,记者翻看了一下肇州县畜牧业的一份材料,上面写着,全县有71万亩草原,180多万亩玉米种植,可为肉牛养殖提供充足的饲草饲料。目前,全县养殖场户1700余户,存栏肉牛6万余头,产值在10亿元以上。
肉牛吃的好,养的好,当地还有生产车间来“吃配”,相信肇州县的肉牛产业链会越扣越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