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行走龙江看振兴]“千万吨级”大炼油的历史跨越 ——写在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即将建成投产之际
2020-09-26 16:11:00 来源:人民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9月26日讯 9月25日,在大庆石化公司举办的“走进大炼油·展示新形象”主题公众开放日活动中,媒体记者、员工家属、新入职员工和石油院校在读大学生实地进行参观,共同感受大庆石化发展强劲脉动。

  在习近平总书记“9.26”贺信一周年之际,正值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全面建成。从100万吨到1000万吨的跨越,不仅让大庆建设百年油田、打造工业强市、推动转型振兴更有底气,而且使大庆石化破除了发展瓶颈,提升了企业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炼油能力是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与能源保障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志,也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1962年4月,黑龙江炼油厂破土动工,拉开了大庆石化发展的序幕。1963年12月,第一列满载希望和重托的成品油列车从龙凤车站驶出,新华社庄严宣告:“中国使用‘洋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炼油一期工程投产后不久,炼油二期工程建设和大刀阔斧的技术改造就开始谋划和实施,到60年代末,炼油厂的加工能力迅速由最初的100万吨提高到500万吨,深度加工能力显著提高,及时地生产出了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急需的航空煤油、汽柴油、石油焦、苯类等产品。

  90年代至21世纪初,炼油、化工装置经过扩能改造,原油加工能力达到65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达到60万吨。

  2012年6月,120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全面建成。同年10月10日,新建6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建成投产,大庆石化炼油一次加工能力跃升至1000万吨/年。

  半个世纪以来,大庆石化在艰难中创业,在荒原上崛起,在拼搏中奋进,积极探索实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发展道路。大庆石化由小到大,步履稳健,乙烯产量从筹备建设到五度破百,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从100万吨到1000万吨。至2019年末,大庆石化累计加工原油近3亿吨,生产乙烯1700多万吨,尿素2275多万吨,营业收入8700多亿元,上缴利税逾千亿元。

  虽然炼油技术不断发展,但近年来,受“物料平衡”约束,企业原油加工一直处于“吃不饱”状态,大庆石化每年能加工原油650万吨,但已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上水平、上产量,建设“千万吨级”“大炼油”工程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黑龙江省重要讲话中强调,要以“油头化尾”为抓手,推动石油精深加工,推动“油城”发展转型。“这是历史赋予的使命,也是发展的良机,必须抓住机遇。实行‘千万吨炼油’项目,我们有基础、有资源、有优势。”对于“大炼油”项目,大庆石化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十足的底气。

  大庆石化毗邻大庆油田,地处中俄能源合作的重要战略通道和枢纽,具有发展“油头化尾”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地缘优势。2017年5月,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把“抓好大庆石化千万吨炼油扩能改造项目”写进报告,为大庆石化千万吨“大炼油”项目的实施明确了时间表;中石油特事特办,加快项目可研和基础设计等前期工作,使该项目仅半年时间就具备了开工建设条件。

  2017年9月25日,中国石油集团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补充协议》。2018年3月19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将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列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经中石油、省发改委、省环保厅等多方共同努力,当年6月底得到批复实施,同年7月7日正式开工建设。

  “抓好‘大炼油’项目建设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一号工程’,是落实国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政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推动大庆地区转型发展的重点项目,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政治意义。”正是基于这种对项目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大庆地企双方共同努力,共同推进项目建设。

  大庆石化始终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按照集团公司总体部署,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与参建单位密切协作、科学统筹,践行“步伐可以加快,程序不可逾越”的理念,坚持典型引路、样板起步,强化“四大控制”,落实“四化”管理,紧盯关键目标,严控关键环节。

  2018年12月5日大庆石化成立炼油工程指挥部,负责对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工作,施工组织采取业主+监理+承包商(EPC/E+P+C)管理模式。他们确立工程建设“三个为零”的总体控制目标和“7个100%”的管理目标,建立了HSE委员会(HSE管理部)、项目组、监理单位、总包单位、施工单位五级管理和公司安全监督站一级监督的HSE管理组织体系,形成了各司其职、多级监管的管理格局。

  站在确保新建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的高度,大庆石化对“大炼油”项目进行整体布局,综合人力、机具、场地等条件,进行全方位立体优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8月30日,“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中交仪式”在35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现场举行。至此,该项目12套装置及29项配套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全面建成,大庆石化达到“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能级规模,正式跨入“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企业行列。

  目前,大庆石化原油实际加工量为650万吨/年,加工的原油全部为大庆原油。“大炼油”项目建成投产后,新增的350万吨/年俄罗斯原油与大庆原油采用分炼模式,届时大庆石化的原油实际加工量将真正达到1000万吨。每年能为地方提供120万吨石化基础原料,“化尾”产业将增加上百万吨“口粮”,预计年可增加销售收入159亿元、多缴税费30多亿元。

责任编辑:姜继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