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搜 索
稻田公园故事
2020-09-27 09:42:36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毕诗春 苏强 张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黑龙江日报9月27日讯 “绥化”是一个很有寓意的名字,取“福履绥之,安顺造化”之意。

  7月30日,去绥化市北林区采访的路上,与一场暴雨不期而遇。“这雨太大了,40分钟的车程,走了一个多小时……”前来接站的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博涛长长出了一口气。古朴自然是乡村的底色。雨后平坦的黑土地上,万顷稻浪像巨大的绿色的绸缎平铺着,又像哪个画家不小心打翻了染料瓶,各种颜色都是新鲜的。

  渐渐地,我们看见了蓝瓦盖红砖墙的村庄了,隐约还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前边就是双河镇西南村了,远近闻名的稻田公园就在这里。”李博涛笑着说。

  任来峰们的乡村大戏

  乡村的封面在哪里?

  是远远的一道山梁?

  是一行行村际间的老树?

  还是村口的一眼老井?

  在绥化北林区双河镇西南村村民的心中,他们村子的封面就是碧波荡漾的稻田。双河镇在哪?在河夹芯子。河夹芯子不是村镇的名字,是呼兰河与努敏河两河所夹的一块长条土地的名字。双河镇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见到任来峰时,他正在稻田公园里忙碌着,推着一部剪草机,来回在婚礼草坪上“突突”地剪草……紫红色的脸膛,说话语速略快。

  任来峰说,公园的老总任秀波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2016年,任秀波选中西南村作为黑龙江滨北正大农业集团打造稻田公园。

  “早些年,我们这儿太穷了,夏天的鞋子经常是露脚趾头的,男孩子有时甚至一夏天就光着脚。冬天零下30多摄氏度,嘎巴嘎巴地冷,呼兰河冻成了大冰场,房前屋后大雪壳子堆到三四米高。三九天最冷,好多人手脚耳朵都冻伤过。”这让我突然想起萧红笔下的《呼兰河传》,开头就写了那一句:“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严冬把大地冻裂了。”可以想象,任来峰所说的“嘎嘎冷”的呼兰河畔的冬天,究竟有多冷……

  “现在好了。村子像个大花园,村里的闲散劳动力几乎都在稻田公园打工。自家都种着地儿,农闲时还可以在稻田公园里上班挣工资,小日子过得带劲儿,一家赛一家。”任来峰说这番话时脸上始终挂着知足的笑。

  任来峰白天领着村民们在稻田公园里干活儿,晚上领着小剧团的村民在公园的大舞台上唱歌跳舞,这几年村里的小剧团远近闻名。

  “唱得好赖咱不说,如今在小剧团玩,图的就是乐呵!”任来峰在稻田公园里是个管理层,在村里的小剧团也是带头人,还是村里的第一个网络红人,抖音号的网名叫“褶子哥”,那是因为他整天笑,笑多了褶子就多。

  当夜幕彻底降临了,响彻西南村夜空的音乐声,把任来峰他们的乡村大戏的热闹气氛弄得一浪高过一浪。

  任秀波的“都城地”之梦

  第二天是周六,西南村的大集就在稻田公园外的广场上。

  早上7时许,广场上就已经到处是载着绿色食品的三轮车,和已经摆好货物的地摊,几千平方米的广场上场面越来越热闹。任来峰在忙着接待绥化市里来的演出团的人。恰巧这个时候稻田公园的掌舵人任秀波来了。在观景台上,我们见到了任秀波,他中等身材较健硕,浓眉大眼,寸头。穿着一件红蓝相间的条纹短袖衫,语速平稳,笑容真诚。双脚上还粘着新鲜的泥土,裤脚还是湿漉漉的。

  “我刚刚去看了一下水稻的长势情况,弄了满脚的泥。今天是我们这里大集的日子,周六周日来稻田公园的游客特别多。”

  任秀波是河夹芯子本地人,他抓住绥化市打造“寒地黑土之都、绿色产业之城、田园养生之地”的号召,决心大干一场。2015年,任秀波组织正大米业开展“五谷杂粮”下江南试水,大获成功。

  站在高高的观景台上,能够看到稻田公园的全貌,五彩的稻田、美丽的花田、水果采摘园、动物园、荷花塘尽收眼底。

  擂响幸福生活的鼓点

  接近10时,大集上的人达到了高峰,买东西的卖东西的,看戏的,旅游的人群交织在一起,好不热闹。

  “任来峰上场了,等他演完这个节目下来,咱们就发工资,拿好身份证大家排好队。”也不知谁喊了一嗓子。当天还是正大集团给村民们结算工资的日子,正大集团每年分三次给村民结算工资。像任来峰他们,从每年的五月份到十月份半年时间,每两个月开一次工资。村民都笑呵呵排着长队,在广场一角凉亭下,等候开支。

  第一个领到工资的村民手里掐着厚厚一沓钱,笑呵呵站在一旁。“呸!”——向手指上吐点唾沫,咔咔地点起了钱。这次他的工资是5700多元。看着自己手里的工资,村民笑得合不拢嘴。

  72岁的老书记闫井武也忙着,他组织村民排好队。“正大集团入驻了我们村后,与沿街58户农户签订了庭院土地流转合同,建了6户农家乐园,1万多平方米的采摘园和动物园、花园,游客来这里,特别有意思。”闫井武笑着说,他干了几十年的村支部书记,终于看见村民们过上好日子的这一天了。

  “谁曾想我们这些农民,有朝一日也上班拿工资呢。”一位大嫂用爽朗地笑声表达着她的开心。

  稻田公园广场上人群的嘈杂声、激越的鼓点声依然清晰可闻。想来,这就是河畔人家安暖生活的模样,充满了田园烟火气。

  用任来峰的话说:“咱再也不像前些年人穷志短,在人群中都不敢抬头,如今村里人都活得有滋有味儿。日子过得舒坦,心里敞亮。”

  许一世烟火,等一生安暖。这就是任秀波他们为呼兰河畔的乡邻们兑现的承诺吧?

  难怪一位绥化诗人写道:“再高的山,再秀的水,也赶不上家乡的稻田美……”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