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1月2日讯 黑河市针对办理异地转诊转院治疗的参保人员,在院端办理转诊备案后,半年内可在首次备案的就医地多次就医。这项惠民之举是黑河市医保局开展的“行业整顿暨提升服务质量45日攻坚行动”中的一项内容。这项攻坚行动旨在全面提升全市医疗保障经办服务质量,集中解决经办服务领域突出问题。目前,已累计991位参保群众享受到此项政策。
记者了解,黑河市各级医保部门聚焦医疗保障民生领域难点、堵点、痛点,深入开展行风建设专项评价自查自纠,形成行风建设专项评价问题清单,共梳理便民服务、群众满意度等4个方面12项问题,为攻坚行动奠定了基础。对照黑龙江省政务服务清单,全面梳理黑河市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28项,并入驻行政服务大厅办理,同步规范线上办理事项。此外,制定办事服务指南36项,面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评价。医保部门还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门诊慢病认定服务的通知》,将慢病认定工作下放至认定定点医疗机构开展,患者可随时申报,要求定点医疗机构分类建立参保人员申报、认定结果台账,确保自申报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认定,及时兑现门诊慢病待遇。
让991位办理异地转诊转院治疗的参保人员享受到这项便民惠民政策的同时,黑河市医保局还开通了异地安置“海南免要件”服务,退休异地安置到海南的参保群众无需办理备案手续即可在海南省刷卡就医直接结算,实现异地转诊“一次备案、半年有效”。跨省异地就医备案实现“掌上办”,凡在本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并持有社会保障卡的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均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和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进行跨省异地备案,系统默认备案有效期从备案之日起1年,今年7月至今累计参与310余人。
为解决参保群众市域内无法直接结算、需返回参保地报销增加群众负担问题,黑河市已于今年6月在全省率先开通市域内直接结算。另外,将91家定点医疗机构纳入市域内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开通至今,共有1829人享受市域内直接结算待遇。目前,黑河市实现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单制”结算,城市医保相关工程信息系统已覆盖至全部村卫生室,“一窗口、一站式、一单制”结算模式全面开通,全面实现贫困患者医保报销“零跑腿”“零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