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3日讯 11月12日,记者从市城管局供热科了解到,我市供热开栓已经一个月了,截至目前,市供热办通过热线、网络问政等渠道,共计受理电话336件,其中,咨询类184件,占总量的55%;投诉类142件,占总量的42%;其他10件,占总量的3%。和去年同期相比,投诉类电话下降了15.5%,为历年最低。
供热是百姓的大事
“供热是百姓的大事,早在今年9月底,市委市政府就召开全市供热开栓动员大会,进一步强调我市供热不得低于20℃的标准。”市城管局供热科副科长李勇贵说,开栓供热首月,市城管局供热科组织属地主管部门和各供热企业,通过对各区供热运行情况和居民室内测温检查,我市居民室内温度均能达到20℃以上,平均温度达到22℃。
据了解,今年在克服疫情常态下的从业人员减少、资金压力大、工期紧张等不利因素影响,我市采暖期前检修供热管网145公里、锅炉44台,供热设施检修率达到100%。同时完成管网改造472公里,撤并供热燃煤小锅炉66台,有效保障了采暖期供热运行硬件设施。
热企燃煤储备充足
“今年,我市供热企业燃煤储备充足。”李勇贵介绍,今年在全省燃煤紧缺的大环境下,我市采取“冬煤夏储”的管理思路,指导供热企业提前开展燃煤储备工作,开栓前全市燃煤储备量达到141.73万吨,占采暖期用量的67.1%。
截至目前,我市燃煤库存量为130.59万吨,占采暖期用量的61.9%。预计12月底前,我市供热企业能够完成本年度储煤计划。
与此同时,为全面预防供热运行突发事故,保障全市居民安全稳定用热,我市供热企业按照“三个必须”安全管理原则,完成了市、区、企三级应急预案修订,建立了协调联动和物资共享机制,共设立专业应急队伍12个,储备应急物资300余种、应急设备设施126台套。截至目前,未发生一起因锅炉故障、管线爆裂引发的大面积停热事故。
接受新闻媒体监督
李勇贵表示,在供热初期,由于管网失水,压力、流量的不稳定,偶尔会出现暂时性低温或者冷热不均问题,供热系统需要有一个阶段的调整,才能达到全网平衡。“一般来说,供热初期投诉相对比较集中,供热稳定后就会好很多。”此外,由于用户自身未及时排空、室内供热阀门未开启、老旧小区未分户供暖区域联系不到顶楼邻居无法排空、私改管线处漏水等因素也会导致用户室内低温。
据悉,今后供热主管部门将联合新闻媒体,带着辖区供热企业,对有问题的供热区域进行抽查,实地入室测温,掌握真实情况,建立低温台账。由属地主管部门负责监管,能现场解决的当场解决,媒体进行监督,定期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