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1月20日讯 户外虽已是漫天飞雪,但在汤原县香兰镇新建村扶贫基地的暖棚里,嫩绿的柿子秧、茄子秧长势良好,一派生机勃勃。脆嫩的黄瓜悬在秧上,娇嫩的草莓花争相开放。
“没想到这次雪这么大,好在镇里早就给我们打了‘预防针’,让我们这些从事棚室生产的农户都提前做好准备。他们还组织人员和机械及时帮我们清理棚室周边积雪,防止意外发生。”村民徐玉发对记者说。
在东大桥村,村民们正用铲车清理棚室和周边积雪。他们一边扫去棚膜表面积雪防止压塌棚室,一边添加采暖灯、电暖气、燃烧炭棒、蜡烛、燃放烟雾弹等,增加棚室温度,从而降低秧苗冻害产生。
穆棱是此次降雪量最大的地区,穆棱鑫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王楠对记者说,“雪虽然大,但对我们的双孢菇生产影响不大。我们县的气象部门定期给我们发气象报告,使我们对这次的降雪已经有了预判,并且做了充分准备。大雪来临之前我们的防灾减灾措施都已经及时跟上,园区内主干道积雪都是随下随清。只是因为昨天下了雨,钢结构的厂房盖上有冰,不能及时清理,等出了太阳,晒一晒我们就能把房顶的雪也都彻底清干净了。”
兰西县也是以雪为令,组织农户及时清理棚面积雪。兰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王兴涛介绍:“我县现有设施农业面积约5300亩,其中冬季能进行生产的日光节能温室有100亩,为确保温室农业生产不受影响,我县紧急制定四项措施:一是及时清雪,二是加固棚膜,三是对正在进行蔬菜生产的温室增温补光,四是对棚室种植农户公布农业技术人员电话,随时接受农户咨询,对于需要到现场的农户,技术人员随时到现场进行指导,无缝对接,确保冬季温室生产不受影响。”
红旗农场地处哈尔滨市西南郊区,为减少降雪对农场食用菌等生产的影响,农场及时组织清雪工作,1000余栋设施单元均完好无损。他们还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重点单位部位巡查制度,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险情、第一时间报告险情、第一时间处理险情。